Pang-chān:鄧雨賢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鄧雨賢客語:Then Yí-hièn,1906年龍潭1944年竹東),日本時代臺灣流行歌的作曲家。佇1933年到1935年中間創作出幾若條出名的歌,其中〈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予人 (hőng)合稱「四月望雨」。龍潭鄉(今龍潭區)捌為伊立一身銅像紀念。

Thumb
鄧雨賢

背景

伊生佇桃仔園龍潭一个客儂庄,老爸是漢學仔先。三歲時規家搬去佇臺北城內。讀艋舺公學校。對臺北師範學校畢業了後,予人 (hőng)派去臺北日新公學校教冊。

24歲去日本留學。

1932年投入流行歌的創作。伊是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的專任作曲家,一生的創作量超過50首,毋過伊的曲攏配河佬話抑是日本話的歌詞,毋捌有客話的。

後來轉去庄跤,新竹芎林教冊。

1944年因為肺病兼心臟病來過身。

歌謠

戒嚴時代的中華民國官方對伊彼首〈四季紅〉的歌名有意見,所以有幾若十冬的時間是號做「四季謠」,1980年代開始改轉去原名。

臺灣島外的烏名單社區共〈望春風〉的意義轉到政治的層次。

出名的作品

  • 望春風
  • 雨夜花
  • 春宵吟
  • 四季紅
  • 月夜愁
  • 滿面春風
  • 碎心花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