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費歷克斯-約瑟夫·里博Alexandre-Félix-Joseph Ribot法語發音:[alɛksɑ̃dʁ ʁibo]; 1842年2月7日—1923年1月13日),法國第三共和國的政治家,曾4度出任法國總理

Quick Facts 亞歷山大·里博Alexandre Ribot, 前任 ...
亞歷山大·里博
Alexandre Ribot
Thumb
法國 第24任法國總理
任期
1917年3月20日—1917年9月12日
前任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繼任保羅·潘勒韋
任期
1914年6月9日—1914年6月13日
前任加斯東·杜梅格
繼任勒內·維維亞尼
任期
1895年1月26日—1895年11月1日
前任夏爾·迪皮伊
繼任萊昂·布爾茹瓦
任期
1892年12月6日—1893年4月4日
前任埃米勒·盧貝
繼任夏爾·迪皮伊
個人資料
出生1842年2月7日
聖奧梅爾(Saint-Omer)
逝世1923年1月13日(1923歲—01—13)(80歲)
巴黎
政黨
Close

生平

里博出生於加來海峽省聖奧梅爾,畢業於巴黎大學法律系。他是比較立法學會(Sociéte de legislation comparée)倡導者和創始人之一。1875年和1876年期間,他先後在司法部擔任刑事事務主任和刑事局局長。1878年他被推選為眾議院中加來海峽省的代表(眾議員)。里博是一個溫和派共和主義者,並具有財政金融方面的專長。1885年10月他失去了議會席位,但1887年又再度成為加來海峽省代表,1909年被選入參議院。1890年3月至1892年2月擔任外交部長,提議與俄國恢復友好關係,醞釀成熟後於1894年締結為聯盟。1892年12月6日成為總理時,又兼任外交部長,但4個月後,他的政府即因巴拿馬運河醜聞而垮台。

1895年1月26日,里博再度出任總理,併兼財政部長,發起對馬達加斯加的遠征,並在該地建立保護國,但卻再度因財政醜聞而被迫去職。

1896—1914年裏博身為反對黨,他於1906年成為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1909年當選為加來海峽省的參議員,在位上他特別關注外交政策。1914年6月曾短暫任總理,這個政府垮台後,他被任命為司法部長,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再度出任財政部長,並擔任此職達兩年以上。1917年3月—9月,他又任總理和外交部長,他的最為重要的舉措是在該年5月任命菲利普·貝當將軍為法國陸軍總司令。

尼韋勒攻勢失敗導致法國士兵譁變,里博辭去總理職務,陸軍部長保羅·潘勒韋接任,里博繼續作為外交部長,一個月後辭職。

聖奧梅爾主要的語法學校(公立中學)亞歷山大·里博公立中學(Lycée Alexandre Ribot)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參考

More information 官銜 ...
官銜
前任:
歐根·斯普勒
(Eugène Spuller)
外交部長
1890–1893
繼任:
朱爾·德韋勒
(Jules Develle)


前任者:
埃米勒·盧貝
法國總理
1892–1893
繼任者:
夏爾·迪皮伊
內政部長
1893
前任:
夏爾·迪皮伊
法國總理
1895
繼任:
萊昂·布爾茹瓦
前任:
雷蒙·普恩加萊
財政部長
1895
繼任:
保羅·杜美
前任:
加斯東·杜梅格
法國總理
1914
繼任:
勒內·維維亞尼
前任:
讓·比安弗尼-馬坦
司法部長
1914
繼任:
讓·比安弗尼-馬坦
前任:
約瑟夫·努倫
財政部長
1914–1917
繼任:
約瑟夫·蒂埃里


前任者: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法國總理
1917
繼任者:
保羅·潘勒韋
外交部長
1917
繼任者:
路易·巴爾都
Close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