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英語:Typhoid Fever)是由傷寒沙門氏菌英語Salmonella typhiS Typhi)[3]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全身性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一種腸熱病[10](enteric fever),其他尚有副傷寒。在漢語裏命名的歷史中,先由清末時譯為腸熱症,後受日本影響,音譯為腸窒扶斯,又稱為濕溫傷寒腸傷寒傷寒熱

Quick Facts 傷寒, 症狀 ...
傷寒
Thumb
傷寒患者的胸部出現玫瑰色斑
症狀發燒、腹痛、頭痛、紅疹[1]
起病年齡暴露後6–30天[1][2]
類型原發性細菌性傳染病[*]反向人畜共患病疾病
病因傷寒沙門氏菌英語Salmonella typhiSalmonella typhi),隨被糞便污染的食物傳播[3][4]
風險因素消毒不良、衛生不佳[3]
診斷方法細菌培養英語Bacterial culture、DNA 檢測[3][2][5]
鑑別診斷其他感染症[6]
預防傷寒疫苗、洗手[7][2]
治療抗細菌藥[3]
盛行率1250萬(2015年)[8]
死亡數149,000(2015年)[9]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感染科英語Infectious disease (medical specialty)
ICD-111A07
ICD-10A01.001.0
ICD-9-CM002.0
DiseasesDB27829
MedlinePlus001332
eMedicine231135
Orphanet99745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Close

症狀

傷寒症狀可輕可重,通常在暴露病原後6至30天後發病[1][2]。常會出現逐漸發燒數日的症狀[1],為長期緩慢的發燒,可達39°至40°C(103°至104°F)。也常出現虛弱、出汗、腹痛便秘、以及頭痛的症狀[2][6]。偶見腸胃炎、腹瀉、嘔吐症狀,但通常不明顯[6],但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有些患者會起玫瑰色斑(rose spot)[2]。有些嚴重病例會有意識混亂的現象[6]。若未妥善治療,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至數月[2]。有些人可能會帶有傷寒桿菌,但卻沒有任何症狀,然而這些帶原者仍具有傳播病菌的能力[4]。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於腸熱病[3]

病源

傷寒的致病原為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3],俗稱傷寒桿菌,為腸道沙門氏菌的(Salmonella enterica)一種血清型,主要生長於消化道血液[2][6],且人類為其唯一宿主。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均為沙門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屬。傷寒桿菌會隨著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透過蒼蠅蟑螂等媒介傳染給健康人,傳染力很高,因此本病一般經由攝入受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染[4]。風險因子包含消毒不完全或衛生不良[3]。有發展中國家旅遊史者感染風險亦較高[6]

診斷

診斷方法包含細菌培養英語bacterial culture或探測血液糞便,及骨髓中的細菌DNA[2][3][5],但細菌培養可能並不容易[11]。偵測骨髓中的病原體為最準確的方法[5]

由於症狀與許多感染症相當類似[6],必須嚴謹地鑒別診斷。值得注意的是,傷寒與斑疹傷寒為不同疾病[12]

預防

傷寒疫苗可減低注射後兩年感染傷寒的機會達30%至70%[7]。注射後七年仍有些許保護力[3]。至疫區旅遊者,建議預防性施打傷寒疫苗[4],其他避免感染的方法包含給予乾淨的飲用水、做好消毒,以及養成洗手的習慣[2][4]。未確定是否帶有傷寒桿菌者,不建議為他人烹調[2]

治療

現代醫學採取的藥物可使用:氨苄西林(ampicillin)、氯黴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阿奇黴素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如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第三代頭孢菌素抗細菌藥。但目前病原體對於上述藥物的抗藥性日益增加,使治療越來越不容易[3]

病原治療為關鍵,患者應避免接觸傳染源,藥物治療以氟喹諾酮類為首選,如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可用頭孢類藥物,如有過敏者可選用氯黴素,但注意其指征與副作用。腸出血者應禁食,大量出血者應輸血,併發腸穿孔時宜及早手術治療。[13]

歷史

因為它跟斑疹傷寒同樣會造成身體出現玫瑰色斑(rose spot),古代醫生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疾病。

病名來源

傷寒這個病名在中國起源很早,但是這與西方醫學所說的 Typhoid Fever 不同,指的是所有外感熱病[14]

在清朝,西醫將這個病名傳入中國,初期曾經譯為「肚腸熱症」、「小腸熱症」(兩者皆為Enteric fever的意譯)、「泰斐士熱」(Typhoid fever的音譯)等。1908年,博醫會名詞委員會出版《醫學辭匯》,將其譯為「癥症」、「腸熱症」,希望作為官方名稱,但是使用不廣。

腸窒扶斯(腸チフス)則是來自日本的譯名,緒方郁藏於1855年刊行的《療疫新法》最早使用這個譯名來稱呼 Typhoid 這個病名,並取代了傳統的中醫的病名。隨着留日學生的增加,這個病名被帶回中國。

1908年,丁福保將宮本叔、橋本節齋、寺尾國平所著的《新傷寒論》漢譯出版,首次將窒扶斯桿菌與腸窒扶斯這個病名介紹至中國[15]。丁福保認為,腸窒扶斯這個病症造成的發熱證狀,與中醫所謂的傷寒相近。腸窒扶斯之輕症,即中醫所謂「太陽病」;其熱偏於稽留或間歇者則為「少陽病」;若病重持續發熱則為「陽明病」。因此認為它即是中醫所謂的傷寒。這個說法也被當時許多學者所接受[16]

章太炎認為腸窒扶斯相當於太陽病中的「抵當湯證」[17],但是傷寒的範圍較大,而腸窒扶斯的範圍較小。何佩瑜也有類似的看法[18]徐仁甫則提出《傷寒論》的傷寒病即是窒扶斯桿菌侵入太陽經造成[19]。在他們的推動之下,腸窒扶斯慢慢被稱為「傷寒」。

但是這個說法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發生傳染病,經浙江紹興醫學會會員調查,認為這是腸窒扶斯,但是它對應的中醫病名應該是濕溫時疫[20]。民國初年的余巖認為腸窒扶斯應該譯為溫邪或濕溫[21]

1955年丁甘仁的門徒陳純仁出版《傷寒手冊》,整合了前人的說法,認為這個病證,應該稱為濕溫傷寒。根據陳存仁的說法,「傷寒」有三重意義:「第一是所有熱病的集合名詞,泛指一切發熱病;較狹義的可能就是指《傷寒論》中的麻黃湯證,一種是新的,即專指濕溫傷寒症(腸熱證),故糾纏最多。」[22]

流行病學與著名病例

1907年,廚師瑪莉·馬龍開始爆發的傷寒瑪莉(Typhoid Mary)事件,可說是醫學史上有名的案例,另一位帶菌者托尼·拉貝爾英語Tony Labella感染了122人,其中有5人死亡。1914年塞爾維亞因傷寒傳染,半年內奪走15萬人的生命。1934年和1937年,西藏先後爆發兩次傷寒大流行,死亡數千人。1972年,墨西哥的傷寒大流行,有14000人死亡[來源請求]

2015年,全球新病例數達1250萬人[8],當中最常見的國家為印度。孩童最容易受到感染[3][4]。自1940年代起,由於衛生觀念的進步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發達國家的傷寒發生率逐漸下降[4]。在美國,每年新病例數約為400例,總患病者約 6,000 [6][23]人。在2015年,傷寒共導致全球 149,000 人死亡,相較於1990年的181,000有下降的趨勢[9][24]。傷寒若不進行治療,有高達20%的死亡率[4]。若妥善治療,則死亡率可降低至1-4%之間[3][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