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晗(1909年8月11日—1969年10月11日),原名吳春晗,字伯辰,筆名語軒酉生等,男,浙江義烏人,中國近代歷史學家。先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中國共產黨。曾任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副市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海瑞罷官》這部劇而被當權者批鬥,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慘遭摧殘。1968年3月被捕入獄,1969年10月在獄中去世,其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Quick Facts 吳晗, 性別 ...
吳晗
吳晗(右)與妻子袁震
性別
出生1909年8月11日[1]
 大清浙江省義烏縣吳店鄉苦竹塘村
逝世1969年10月11日(1969歲—10—11)(60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籍 中華民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民主同盟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袁震
代表作
    • 歷史劇《海瑞罷官
    • 朱元璋傳
    • 《明史簡述》
    • 《讀史札記》
    • 《胡應麟年譜》
    • 《歷史的鏡子》
    • 《歷史與人物》
    • 《江浙藏書家史略》
    • 《十六世紀前期之中國與南洋》
    • 《投槍集》
    • 《燈下集》
    • 《春天集》
    • 《學習集》
    • 《山蔭道上》
Close

生平

1929年考入上海吳淞中國公學(校長胡適)大學部預科。1930年未能轉入燕京大學歷史系,經顧頡剛幫助,於燕京大學圖書館中日文編考部任職館員。1930年因寫成《胡應麟年譜》,受到胡適賞識,希望能夠獲得推薦直接進入北京大學讀書,但胡適希望其參加考試。[2]1931年7月13日至22日,幾乎同時參加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轉學生入學考試。其北大考試因數學零分而未被錄取,而清華的轉學生入學考試僅考黨義、國文、英文、中史、西史,以及物理、化學、生物、論理「任選一門」[3],故此順利錄取清華大學史學系(主任蔣廷黻[4]。胡適寫信推薦其當工讀生,專治明史

1934年畢業並留校任校,專講明史。頗受顧頡剛胡適傅斯年等提攜。1937年起先後任教於雲南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43年7月,在昆明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Thumb
吳晗故居(清華大學西院12號)

1946年5月,西南聯大停辦,返回北平,任清華大學教授,其在清華的住所舊西院12號是中共地下黨的聯絡站。1948年秋奔赴解放區西柏坡,見到毛澤東,就《朱元璋傳》進行了長談,以後毛澤東又再修函致意。[5]

1949年1月,參加接管北大、清華的工作,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文學院長、歷史系主任等職。11月任北京市副市長。

1953年,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以後還歷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等職。1954年,中國史學會公佈第一屆理事會名單,郭沫若擔任主席,吳玉章范文瀾擔任副主席,他擔任常務理事[6][7][8]

1954年起主持改繪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標點《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明十三陵定陵的發掘等工作,後主編《中國歷史小叢書》、《外國歷史小叢書》等系列。

1955年10月,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發起挖掘明長陵,實地勘測後改為定陵。因當時文物保存條件不足,規章制度不規範,造成大量文物損壞,成為中國考古一大悲劇。[9]

1957年積極參加反右鬥爭,6月親自主持對儲安平的批鬥,8月又揭發批判羅隆基。公開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4月,鑑於大躍進期間出現的各級官員虛報成績的現象,毛澤東提出要學習明代著名清官海瑞「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精神。之後,作為明史專家的吳晗隨即發表了《海瑞罵皇帝》、《論海瑞》、《海瑞罷官》等作品。[10]當時毛澤東對於這些作品大加讚許,並贈送自己親筆簽名的《毛澤東選集》給吳晗。吳晗也因此成為當時中國最出名的知識分子之一。

1965年,毛澤東的妻子江青前往上海停留了幾個月,上海市長柯慶施指派張春橋姚文元協助其工作。同年11月10日,由姚文元執筆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在上海《文匯報》發表,突然對多年來受到肯定的《海瑞罷官》進行批判。文章認為《海瑞罷官》宣傳了錯誤的階級思想,「並不是芬芳的香花,而是一株毒草」。[11]

1966年4月,《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等報刊先後發表《〈海瑞罵皇帝〉和〈海瑞罷官〉的反動實質》、《〈海瑞罵皇帝〉和〈海瑞罷官〉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等文章,進而把皇帝罷了海瑞的官,同廬山會議上撤消了彭德懷職務一事聯繫在一起,使對《海瑞罷官》的批判帶上更為濃重的政治色彩。史學界、文藝界、哲學界等社會科學領域開始進行全面的「揭蓋子」。由毛澤東指示、各方對《海瑞罷官》的批判,為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掀開了序幕。吳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認為反毛澤東路線,遭到批鬥。

Thumb
清華大學晗亭

1968年3月經康生謝富治批准被捕入獄。1969年3月18日,妻子袁震在勞改隊病死。1969年10月11日早晨,他在獄中死去,死因不明。其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Thumb
位於近春園的吳晗雕像

身後

1976年9月23日,養女吳小彥在精神病院自殺。

1979年7月,北京市委為「三家村反黨集團」冤案平反,為吳晗恢復黨籍,恢復名譽。

爭議

吳晗在1950及60年代批鬥其他知識份子時,非常投入和賣力,最後也在政治鬥爭中落得同樣的下場[來源請求]

吳晗主張拆除北京城牆和古建築,甚至提出過改建故宮的構想。這也讓他與以梁思成為代表的反對拆毀北京古建築派發生激烈的交鋒。

1955年10月,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作為發起者,聯合了當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所長范文瀾等人,聯名上書政務院,請求發掘明成祖永樂皇帝的陵墓長陵,很快就獲得周恩來總理的批准,儘管當時它受到了來自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等考古專家們的理性反對。後實地探測改挖明定陵,在挖掘工作中,由於技術落後及文化大革命運動,大量文物遭到破壞。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對吳晗的評價多為正面。然而章詒和所著《往事並不如煙》披露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吳晗曾同康生一樣,利用其職權強行從中國大陸文物收藏家手中廉價收購珍貴文物。

家庭

  • 祖父:吳懋環
  • 父:吳璸珏
  • 母:蔣三英(又名「山蔭」;與「三英」諧音)
  • 弟:吳春曦
  • 妹:吳浦月
  • 妹:吳浦星
  • 妻:袁震
  • 養女:吳小彥
  • 養子:吳彰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