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派(英語:The Establishment[1];the establishment parties[2];the establishment camp)是指支持主流與傳統、主張維護現有體制政治勢力[3]。這一術語用於描述控制政體或組織的統治集團或精英,可能存在於一個封閉的社會團體(該團體選擇自己的成員),或在特定機構中根深蒂固的精英階層。可以行使控制權的任何相對較小的階級或人群都可以被稱作「建制派」。相反,在社會學術語中,任何不屬於「建制派」的人都可能被標記為與「局內人」相對的「局外人[4]反威權主義反建制意識形態質疑建制派的合法性,它們甚至將建制派對社會的影響視為反民主。

「建制派」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英語:Ralph Waldo Emerson)於1841年12月9日在波士頓共濟會神廟發表的名為「保守派」("The Conservative")的演講,他認為,保守主義從來沒有把腳伸向前方,在它這樣做的時候,它不是建制,而是改革[5]

現代意義上的「建制派」由英國記者亨利·菲爾利英語Henry Fairlie(英語:Henry Fairlie)普及,1955年9月,他在倫敦旁觀者》雜誌上將由知名的、有良好關係的人組成的網絡定義為「建制派」。他寫道:

此後,「建制派」這個詞迅速被倫敦各地的報刊雜誌所採用,這令菲爾利名聲大噪[7]。《牛津英語詞典》引用了菲爾利的專欄作為「建制派」一詞的起源。這一術語很快在討論許多其他國家的權力精英時變得很有用。它在許多其他語言中被用作借詞[8]。在美國社會學協會(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ASA),「建制派」一詞經常被那些抗議控制組織的小集團的人使用。1968年,一些美國學者組建了「社會學解放運動」(Sociology Liberation Movement,SLM),以否定美國社會學協會本身的領導地位,SLM稱ASA為「美國社會學中的建制派」[9]

概念溯源

在1968年《紐約客》的一篇文章中,菲爾利(Henry Fairlie)稱,他發明了現代政治意義上的「建制派」一詞。不過,他將「建制派」一詞的使用追溯到美國思想家文學家愛默生在1841年的名為「保守派」的演講中。菲爾利在1955年寫到兩名英國外交官失蹤事件時,用「建制派」一詞來指稱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不過,菲爾利對這個概念的定義似乎並不明確。在他看來,這個詞可以指稱類似於總理這樣的公共權力中心,也可以指其他各種有權勢的人,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的負責人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編輯[10]

美國

美國政治中,就有「民主黨建制派」(Democratic establishment)、「共和黨建制派」(Republican establishment)的說法,指稱這些政黨內的傳統與保守力量。

愛爾蘭

愛爾蘭共和國,「官方愛爾蘭」(Official Ireland)即愛爾蘭「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它是一個廣泛使用的術語,通常用來指稱主流媒體、天主教會以及各政黨中最有權勢的人物[11]

香港及澳門

「建制派」一詞也用於香港政治,與中國共產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並效忠於他們的政黨、社區團體、商會、工會以及個人等都被貼上「親北京」或「親建制派」 的標籤(多數通常是自我標榜)。這個詞最早出現在2004年[12]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