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阿莫敘利亞語Mār Ammō),又作末冒摩尼教創建者摩尼的十二使徒之一,東方中亞教會的開創者。末阿莫是著名的東方摩尼教使徒,但他確切的出身不詳。從他的敘利亞語名字(Ammānūēl)可以看出他亞蘭人的身份,但也有學者認為他是帕提亞人[1][2]由他一手建立的東方摩尼教會使用帕提亞語作為官方語言,後來在6世紀被粟特語所替代。此外,末阿莫被廣泛認為是摩尼教帕提亞語組詩《安嘎羅西南》和《胡亞達曼》的作者。[3]

傳教

末阿莫精通帕提亞語,認識許多帕提亞貴族,在當時是摩尼教向東方傳教最理想的人選。在末阿莫的東方傳教團中包括幾個書記、一個書籍插圖畫家,以及阿爾達班(Adarbān)王子。[4]末阿莫在木鹿(Marv)(今土庫曼斯坦馬里)的傳教很成功,他使得許多國王與王公、大公與貴族、王后與貴婦、王子與公主改宗了摩尼教,展示了光明使者的力量,完成了摩尼的命令與指示。末思信曾前往木鹿視察,非常滿意那裏的傳教情況,並派人帶兩本聖書去見正在贊布城(Zamb)傳教的末阿莫,允許其在木鹿抄寫這些經書。這一時期,末阿莫奠定了東方教會的格局,並為未來摩尼教被迫害、大量信徒流亡中亞提供了基礎。[5]

影響

此後,摩尼教東方教會繼續東行,越過阿姆河深入索格底亞那地區,並在那裏順利發展。6世紀後半葉,阿姆河地區的摩尼教徒以來自美索不達米亞撒特·奧爾密茲德(Sād Ōhrmizd)為代表,脫離教廷,形成獨立的教會「電那勿派」(Dēnāwars)。他們視末阿莫為自己的使徒統緒,稱末阿莫為「真正信仰的推行者」,[6]並認為自己才是保持了摩尼教傳統的「純淨派」,以駐錫於索格底亞那的慕闍為首和巴比倫教廷分庭抗禮。也有學者認為薩特·奧爾密茲德才是這一教派的真正創始人。[7]在中國流行的摩尼教主要來自這一時期的東方教會傳承。約710-740年,在教皇米爾的努力之下,分裂局面結束,東方教會重新接受巴比倫教廷的領導。[8]

末阿莫是摩尼教最重要的使徒之一,摩尼對他極其信任。在摩尼生命的最後時刻,末阿莫前往獄中探望摩尼。摩尼稱呼末阿莫為「我最親近的兒子」,並向他傳遞了「最後的書信」,交待了教會事務和最後的訓導。通過末阿莫之手,最後一部大經《書信集》得以完成。摩尼教徒在每年的聖座節都要宣讀這封信。[9]此外,末阿莫精通帕提亞文,寫作了大量帕提亞文讚美詩和宣教文本。敦煌文書《下部讚》中《嘆明界文》為他所作,翻譯自帕提亞語組詩《胡亞達曼》。[10]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