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8年9月13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10月2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 page))標籤。
物貭的量[a],簡稱物量,也被稱為物質的摩爾量、物質的莫耳數;有時,稱作化學量,以區別質量。
在化學中,物貭的量被定義為:物貭中所含粒子及實體的數量除以亞佛加厥常數。
在國際單位制中,物量的符號為,單位為摩爾,量綱為。摩爾是七個基本單位之一。一個摩爾被定義為12克的碳-12同位素中的原子數量。1971年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決議通過了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從此物理學和化學上的物量被統一起來。物量可用來度量所有粒子,如原子、分子、電子等,或者它們的特定組合。使用時要說明粒子的類別。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見
|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over photo is available under {{::mainImage.info.license.name || 'Unknown'}} license.
Credit:
(see original 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