玶常在(19世紀—1856年),瓦爾喀伊爾根覺羅氏滿洲正黃旗人。原任國子監祭酒彥昌的長女,都察院筆帖式英淳的孫女,兵部尚書成格的曾孫女。清朝咸豐帝常在

玶常在,時為英嬪

生平

咸豐二年,在外八旗選秀中被指定為英嬪;三月十五日,敬事房口傳諭旨:「神武門以西第一門他坦賞英嬪[1]」;三月二十五日傳旨:「養心殿東暖閣寢宮格內撤下倒環頂黑漆架銅錶盤雙針時鐘一件,賞英嬪用」 ;四月二十六日,英嬪挑進女子六名,翌日由本家接入圓明園;九月初五日,咸豐帝及其後宮妃嬪自圓明園駕幸靜宜園,九月初十日,返回圓明園。​​​​同年十一月初七日,正式冊封為英嬪[2]

咸豐三年九月初二日,敬事房太監傳旨:「英嬪在雲嬪次,為此特記」,翌日因故降為伊貴人,與春貴人一起被降位[3][4]

咸豐五年正月初四日,雲嬪武佳氏去世,其金棺於正月初十日奉移到田村殯宮暫安,懿嬪等內廷主位往吉安所去,英貴人由吉安所往田村去,當日回宮;二月二十四日,因故降為伊常在;同年十月後,再因故降為伊答應[5]

咸豐六年,伊答應患病;五月二十五日,封為玶常在[6];七月十五日寅時,玶常在薨逝;十六日巳時入殮;十九日巳時行初祭禮,二十五日辰時由西花園奉移至田村西耳殿暫安,二十七日卯時行大祭禮[7]

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玶常在奉安定陵妃園寢。

家族

玶常在家族的始祖為赫臣,頗立功勳,並且有三等輕車都尉等爵位。然而玶常在這一支並不是襲爵的支系,入關後逐漸沒落,直至嘉慶朝才再次興起,到了玶常在的父輩時,已經躋身世家之列,並且在科舉上頗有作為。玶常在祖父英淳一共五子,除長子端昌(曾任御史、光祿寺少卿等職)以蔭生出仕外,其餘四個兒子均考中功名,次子廉昌(曾任湖南嶽州府知府、員外郎等職)是道光二十一年進士,三子培昌(曾任主事、工部郎中等職)是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四子彥昌(即玶常在之父)是道光二十七年進士,五子紹昌(曾任員外郎)是道光十四年舉人。

  • 始祖:赫臣,世居瓦爾喀,國初來歸,授佐領,奉命出使葉赫國時被拘殺,天命四年滅葉赫後,令赫臣之子克福手刃葉赫大臣沙津台濟[8]
  • 高祖父:達沖阿,曾任內閣中書,配寧古塔氏、佟佳氏[9]
  • 曾祖父:成格,嘉慶元年進士,由戶部主事、翰林院侍讀,官至刑部尚書,配梁氏[9]
  • 祖父:英淳,曾任都察院筆帖式,配烏札庫氏[9]
  • 父:彥昌,咸豐六年正月去世,曾任主事兼國子監祭酒,配董鄂氏(咸豐五年十二月去世)。
  • 堂妹:已革多羅端郡王載漪之嫡福晉[10]

注譯

「伊」字和「玶」字在滿文檔案均為音譯。這體現了「伊」字與「玶」字都只是對英嬪的稱呼,「伊」字應該是源自其姓氏伊爾根覺羅氏的首字,而「玶」字有可能是源於英嬪的名字。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