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尼戰爭(英語:Anglo-Nepalese War尼泊爾語नेपाल अंग्रेज युद्ध)又稱廓爾喀戰爭Gorkha War),指的是英國在19世紀初期發動的一場侵略廓爾喀尼泊爾)的戰爭。

Quick Facts 英國-尼泊爾戰爭, 日期 ...
英國-尼泊爾戰爭
Thumb
尼泊爾軍將領Bhakti Thapa
日期1814年–1816年
地點
結果

東印度公司勝利

  • 蘇高利條約英語Sugauli Treaty簽訂,尼泊爾割讓領土給英屬印度
參戰方
東印度公司
加瓦爾王國英語Garhwal Kingdom
伯蒂亞拉土邦英語Patiala State
尼泊爾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第一代黑斯廷斯侯爵弗朗西斯·羅頓-黑斯廷斯
大衛·奧克特洛尼英語David Ochterlony
Rollo Gillespie英語Rollo Gillespie 
Bennet Marley
John Sullivan Wood
比姆森·塔帕
Amar Singh Thapa英語Amar Singh Thapa
Ranjur Singh Thapa
Bhakti Thapa英語Bhakti Thapa 
Balbhadra Kunwar英語Balbhadra Kunwar
兵力

22,000人、
60門砲(第一次戰役)[1][2]

17,000人(第二次戰役)[3]
少於12,000人[4]
傷亡與損失
不詳 不詳
Close

1814年,由於廓爾喀(尼泊爾)與英屬印度的邊境領土糾紛,英屬東印度公司發動了侵略廓爾喀的戰爭。1816年2月,英軍將領大衛·奧克特洛尼(David Ochterlony)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了廓爾喀軍,迫使廓爾喀求和。雙方於12月簽訂《蘇高利條約》,廓爾喀將錫金(包括大吉嶺)、庫馬盎加瓦爾在內的將近三分之一的領土割讓給了英屬印度。

戰爭爆發後,尼泊爾數次請求清朝援助,並以英國威脅西藏邊境向清朝告急,但遭到了駐藏大臣和嘉慶君臣的一致批駁。嘉慶認為英印素來和西藏沒有瓜葛,因此沒有理由入侵西藏,尼泊爾的說辭不過是妄圖把中國捲入戰爭,因此宣佈「天朝一視同仁」、拒絕向其提供支援,並且要求尼泊爾守衛天朝藩籬。1816年尼泊爾在即將投降之際,最後一次遣使求援,聲稱如果投降之後就不會再進貢,引得嘉慶皇帝大怒,嘉慶稱「諒批楞(指英屬孟加拉)么么小國,何能為患」,令成都將軍賽沖阿入藏鎮守,雙方如有越界即當「痛剿」。[5]:73-78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