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不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不講,即「七個不要講」是中共中央對中國高校教師的要求,首先由華東政法大學教師張雪忠在新浪微博上提及,隨後得到其他學者和教授的證實[1]。該指示沒有書面寫出,是由相關領導在開會時口述通知,可能會得到長期執行,便請大家互相遵守以免麻煩[2]。
背景
2013年4月2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非公開發表的《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並下發到縣團級供相關幹部學習。通報提到「要切實加強對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把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有載體、有活動,形成學習制度」,要求相關官員同「危險的」西方價值觀作鬥爭。文件中稱,要「確保新聞媒體的領導權,始終掌握在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一致的人手中」。
涉及該通報的互聯網內容都被刪除或封禁[3][4]。而最先揭露「七不講」的張雪忠因曾在2012年9月發表對香港國民教育的看法,遭華東政法大學取消其對本科生的授課資格。他還曾致信中國大陸教育部長袁貴仁,要求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課程從大學公共課中去除。
內容
張雪忠在新浪微博發表「七不講」,指控此為習近平以來中共官方發布的言論控制政策:
以上內容與《通報》中提到的「七大危險」有所出入。
後續
張雪忠在新浪微博發表「七不講」後其賬號後遭到刪除,「七不講」關鍵字隨後馬上在新浪微博遭官方屏蔽[2]。
2014年1月13日,中共黨刊《紅旗文稿》的文章中提到了網上流傳此說法[6]。
2015年4月17日,專欄作家高瑜因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7],涉事文件與此前盛傳的「七不講」相關[8][9]。
各方反應
- 曾任中共前任總書記趙紫陽政治秘書的鮑彤表示不能確定「七不講」內容是否屬實,如果是真的,現任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將一夜回到「辛亥革命」之前的「皇帝夢」。若不是事實,《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應宣布這是謠言,若不進行闢謠,又在高校當中流傳,這就說明主旋律混亂。[1]
- 歷史學者章立凡稱中共當局喜歡將口號「數字化」,如「四項基本原則」、「五不搞」、 「四個自信」等。所以七不講這些口號,也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一成不變的執政思維,這種僵化的統治必將引發自下而上的社會變革。章立凡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因為人們的思想沒那麼容易被鉗制,「七不講」不會給執政者帶來期盼的效力。[1]他表示「七不講」其實是「兩個凡是」的發展,當局推出七個不能觸及的禁區,實際上反而是在提醒大家,這是中國大陸現今體制上的七個關鍵弊端。「兩個凡是」即為「凡是毛澤東說的都是對的,凡是毛澤東的指示必須堅決執行」。報道說,2013年是毛澤東冥誕120年,中國大陸當局近來多次收緊言論被指與此有關。[2]
- 民主黨人士查建國稱「七不講」的內容非常荒謬可笑,若此事屬實,必將遭高校知識分子群起反抗,他說「我懷疑這種消息的真實性,因為七不講的內容太驚人、太可笑了,而且不可能執行。若是真的,必會遭到抵制,遭到大規模的反對,這是一個很大的倒退。」[10]
- 北京學者莫之許說:「以前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他們的教學方針就是這樣子,因為沒有明文規定,有些老師講這些東西不太會受到懲罰。但現在這樣規定的話,若有教師講這些東西的話就會被處罰、不讓上課等等。」[10]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中共當局「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維穩」,估計是由於現在社會形勢非常嚴峻,中國大陸百姓不滿的聲音非常大,所以向大學傳達稱「7個不要講」精神,「可是這樣也就等於走進了死胡同」。[11]他表示也許是中共感到社會危機愈來愈嚴重,所以要從意識形態方面維穩,「但我認為這樣只會陷入更大的危機」。[2]
- 法律學者徐昕引述網民的評論:「民主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複雜到這是中國人唯一沒能山寨成功的東西。」[2]
- 中國大陸知名地產商任志強聽聞後砲轟:「要把權力關進籠子,就不能沒有新聞自由」。[11]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