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國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國線(日語:三国線/みくにせん Mikuni sen */?)曾經是一條連結日本福井縣坂井郡金津町(現在的蘆原市)的金津站(現在的蘆原溫泉站)至同縣坂井郡三國町(現在的坂井市)的三國港站,屬於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鐵路線。赤字83線廢除期間在1972年廢除。
雖然此線作為三國線已經廢除,然而所有車站都作為越前鐵道的車站存續。
Remove ads
路線資料(廢除時)
歷史
1911年,為連接北陸屈指可數的港灣之一的三國港和北陸本線,三國線於該年開通,並於1913年延伸至三國港荷扱所(在書面上被認為是三國站的一部分)。翌年,三國港荷扱所正式升格為正式三國港站,並設定了營業距離,而三國 - 三國港亦隨即開始季節性輸送旅客(1927年改為全年運輸)。
1928年,三國蘆原電鐵(後來的京福電氣鐵道三國蘆原線,現時的越前鐵道三國蘆原線)延伸至蘆原(現時的蘆原湯之町站)[1],並於翌年延伸至三國町(現時的電車三國站),同三國線並行。1932年,伴隨三國蘆原電鐵延伸至東尋坊口站,全線開通。然而,隨着太平洋戰爭的激化,三國蘆原電鐵被併入京福電氣鐵道,而電車三國 - 東尋坊口也於1943年被指定為不要不急線停止運行。1944年,三國線亦被指定為不要不急線,但京福電氣鐵道在將三國 - 三國港區間電氣化後,開始與之直通運行,令該區間得以繼續運行,其餘區間則在當地民眾的協助之下被撤去以提供金屬材料。
在戰爭結束後,沿線自治體申請恢復三國線的運行。1946年,國鐵開始重新鋪設軌道,恢復了金津 - 蘆原之間的線路[2]。此時,讓京福電氣鐵道借用金津 - 蘆原區間的軌道駛入金津站,同永平寺線直通運行的計劃也在此時被討論,但由於沿線自治體要求由國鐵運行線路,因此這一計劃被擱置。但同時,由於沿線要求完全恢復三國線[3][4],因此在蘆原 - 三國修復完成之前,國鐵的列車需要暫時在三國蘆原線的京福蘆原 - 三國港區間行駛(1950年3月以後不再開行[5])。雖然沿線因擁有蘆原溫泉和東尋坊等景點,因而能夠運行自關西地區而來的直通列車,但由於汽車普及和三國蘆原線的競爭影響,導致三國線客流低迷。最終,含休止中的蘆原 - 三國港區間在內,三國線全線於1972年廢除[2][6][7]。
在三國線廢除後,負責運行代替巴士的國鐵巴士設置了大野自動車營業所,運行巴士「金津三國線」,但該線路在國鐵分割民營化前的1987年被轉讓至京福電氣鐵道的巴士部門(現在的京福巴士)。但是,儘管三國線本身已經廢除,其所有車站都作為越前鐵道旗下車站仍然保留。
Remove ads
- 1911年(明治44年)12月15日 鐵道院三國線 金津 - 三國(5.4M≒8.69km)開通[2][6][8],新設蘆原站、三國站[8]。
- 1913年(大正2年)1月1日 作為三國站的一部分,三國線向海岸處延伸,新設三國港荷扱所[6]。
- 1914年(大正3年)7月1日 三國 - 三國港設定營業距離(0.7M≒1.13km)。三國港荷扱所升格為(貨)三國港站。
- 1927年(昭和2年)12月15日 三國 - 三國港開始全年進行旅客營業。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由英制單位改為公制單位表示營業距離(6.1M→9.8km)。
- 1934年(昭和9年)3月1日 開始運行同北陸本線直通,行駛於福井站 - 金津 - 三國港的柴聯車[9],後來延長運行至武生站。同蒸汽機車並用。
- 1938年(昭和13年)6月1日 北陸本線開通三國線柴聯車專用站越前下關站[10]。
- 1940年(昭和15年)11月1日 因軍備導致的柴油管制,不再運行柴聯車,改為蒸汽機車運行。越前下關站廢除。
- 1944年(昭和19年)
- 1946年(昭和21年)8月15日 金津 - 蘆原 (4.5 km) 恢復運行[2][6]。開始在京福蘆原 - 三國港區間直通運行(部分列車僅單程直通)。
- 1972年(昭和47年)3月1日 金津 - 蘆原 (4.5 km)、休止中的蘆原 - 三國港 (5.3 km) 廢除[2]。國鐵蘆原站[6]、三國站、三國港站[7]廢除。
車站列表
所在地、接續路線的所屬公司名以全線廢除時為準。所有車站都位於福井縣。*的車站在廢除時已經是國鐵線休止中的車站。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