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德里 (武漢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德里,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中山大道中段以北,原位於漢口法租界,是一處石庫門里分。該里分也是漢口修建最早的一批里分之一[註 1],也是目前漢口現存年代最為久遠且最大的里分建築[2]。其中三德里27號曾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的向警予舊居,其也在此處被捕。現里分建築整體為武漢市優秀歷史建築,三德里27號向警予故居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
里分概述
里分位於中山大道中段北側,北依友益街、東依海壽街,里分設有出口通往以上三條道路。內部計9條巷道,其中主巷道呈南北走向,長135米,寬6米。[3]
三德里是漢口地區修建最早的一批里分式建築。當時的漢口工廠林立,已經呈現出了近代化發展的趨勢,房地產的發展在此時也機遇良多。1900年前後,上海的房地產商在上海享受到租界區地皮價格飆升的紅利後,開始着手在漢口大規模興建石庫門里分,三德里便是上海地產商在漢口開發的一處地產。[4]
據王汗吾考證,三德里建於1901年[2]。其由鹽商劉鏞的次子劉錦藻及其兄弟共三人合資籌措修建[2],里分建成後在其中開設有三德堂商號,里分因此得名「三德」[3]。1967—1972年間,里分曾改稱紅光里,此後恢復原名[3]。
向警予故居
里巷中三德里27號(當時門牌為三德里96號)曾一度作為中共早期領導人向警予的住所。1927年3月,向警予從蘇聯回國後來到漢口,起初住在尚德里2號的一樓後房(即劉少奇在武漢的舊居)。[5]
七一五事變後,中共的活動轉入地下,向警予在此間更換了幾次住址。最後向警予考慮到三德里居住有達官顯貴且位於法租界較為隱蔽,要求助手陳桓喬替其租下了三德里96號二樓。搬入居住後,向警予化名「易夏氏」及「夏雲英」,以湖南來的失業小學教師身份對外生活。向警予當時負責中共湖北省委宣傳事務,因此此處也成為了省委宣傳部及黨刊《大江報》的編輯部,每逢開會,都有4人裝作打麻將以掩人耳目。然此後黨內有人變節,向警予的住處暴露,1928年3月20日,向警予在此處被法租界巡捕逮捕。[5][6]
Remove ads
波衣也琴行
在三德里對外部分的中山大道885號,曾開有「波衣也琴行」,該琴行為武漢的第一家琴行,至今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且琴行百年來一直開在三德里的這個地址[7]。
在三德里未建造之時,英國人波衣也(Boyack)在法租界開設琴行,以出售西洋樂器及培養爵士樂手為營生。1927年波衣也回國,琴行先後交由原店內夥計林正文及其子林冠球打理,琴行也逐漸開始生產風琴等樂器。1949年後文工團急需管弦樂器,波衣也琴行由此發展迅速。公私合營後更名為武漢台板樂器廠,廠店一體經營,此間琴行成立以演奏爵士樂為主的波衣也樂隊以擴大影響力。1980年代,琴行改名一輕產品銷售服務部,2000年。服務部改制復名波衣也琴行。[7]
該琴行已於2022年因三德里騰退工作而搬離[8]。
其他曾寓居三德里的人物
建築保護情況
1988年12月25日,三德里27號以「向警予故居」的名義被武漢市人民政府列為第三批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10]。
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保護整棟建築,四周均至建築牆外十米[11]。
其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東、西面至保護範圍外十五米;南、北面至保護範圍外二十五米[11]。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