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工申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工申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843(A股);上交所:900924,簡稱:上工B股(B股)),簡稱上工申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家縫紉機和智能製造設備製造商,總部位於上海市。該公司由上海工業縫紉機廠改制而來,原名「上工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與上海申貝辦公機械有限公司重組後改為現名。公司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擁有杜克普、百福工業、KSL、Mauser Spezial、上工寶石、富怡、蝴蝶、飛人、蜜蜂等品牌,其中蝴蝶牌的歷史可追溯至1919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家縫紉機廠[2][3]。
Remove ads
歷史
上工申貝集團的歷史可拆分為1919年成立的協昌縫紉機廠、1924年成立的上海縫紉機一廠、1945年成立的上海縫紉機三廠、1965年成立的上海工業縫紉機廠和1973年成立的申貝辦公機械公司。1993年上海工業縫紉機廠改制為上工股份,2005年與申貝辦公機械公司合併更名為上工申貝[2][4]。

1919年1月18日,沈玉山與其在美國勝家公司供職的好友高品章及張明生等人,在上海鄭家木橋街(現福建南路)174號-178號創立協昌鐵車鋪,為協昌縫紉機廠的前身[5]。1922年,該廠改為協昌縫衣機器公司。1928年,協昌在嵩山路70號自製工業用機草帽車,以紅獅牌為商標,是上海最早生產的工業機械[6]。1940年,該廠開始生產家用縫紉機,最初的商標為金獅牌[6],到1946年受當時的「無敵」牌牙粉啟迪,協昌公司將「金獅」商標更名為「無敵」,意謂「天下無敵」。新啟用的「無敵牌」商標使用了「蝴蝶」造型圖案,而「無敵」和「蝴蝶」在滬語中的發音完全相同,因而一語雙關,在當時民眾的口耳相傳之中更具傳播效應[7]。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協昌遷至徐家匯路(現肇嘉浜路)新址。1956年又搬遷至龍華路2544號,並實行公私合營。當年該廠年產縫紉機38900架,並首次進入國際市場。1965年被評為上海市「紅旗單位」[8]。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1967年,協昌改稱上海東方紅縫紉機廠,同時為了讓內外貿中英文商標名稱統一,「無敵牌」商標更改為「蝴蝶牌」[9]。1972年1月又更名為上海縫紉機二廠,職工增至2469人,產值和利潤各為7469萬元和2799.8萬元,年產縫紉機60.7萬架[7]。由於產品供不應求,零售市場在1972年第四季度開始憑票購買[8]。
1984年9月,上海縫紉機二廠恢復「協昌縫紉機廠」字號。在1980年代-1990年代,蝴蝶牌縫紉機與當時的永久自行車、上海牌手錶一併成為當時青年男女結婚的「三大件」,加上當時的紅燈牌收音機又稱「三轉一響」。在計劃經濟年代,協昌廠每月會召開特別會議平衡出口與內銷的數量。與此同時,當時的輕工業部要求協昌縫紉機廠對外地的縫紉機廠進行對口幫助,旨在提高縫紉機的產量。為此,協昌向外省市輸出了從行政管理到工藝技術的整套人員以及設備,也接待培訓了一些技術工人,而後還與外地縫紉機廠合作貼牌生產。第一個合作的工廠為開封縫紉機廠,1990年代最大年產量達到40萬台[7]。
進入1990年代,協昌廠生產的蝴蝶牌縫紉機由於產品質量過硬、信譽度高,創造了年產140萬台的紀錄[8]。1994年,由於「蝴蝶」商標未在印尼註冊,引發了商標糾紛,最終在當時的國家工商局、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以及一些外商的幫助下打贏了這場官司。自此協昌廠開始重視商標及知識產權的維護,而「蝴蝶」商標在80多個國家或地區註冊[7]。
1994年6月,該廠改制為上海協昌縫紉機總公司,後於1996年10月更名為上海協昌有限公司[10]。1990年代末,隨着成衣市場開始興起,家用縫紉市場亦受到打擊。1999年7月,協昌縫紉機廠改由上海飛人協昌縫製機械有限公司管理[7]。同年11月,該廠因虧損資不抵債,全面停產。2001年4月,蝴蝶牌商標有償轉讓給上工股份[10]。
Remove ads
1924年,阮耀記襪機襪針號成立。1937年開始生產飛人牌家用縫紉機,1947年改名為阮耀記縫紉機器廠有限公司。1954年,阮耀記縫紉機器廠因拖欠國家巨額稅款,資不抵債,由上海市地方工業局接管,實行公私合營,改名為地方國營上海第一縫紉機器製造廠。1955年,先後併入華家縫紉機器製造廠、銘昌機器廠等37家中小企業,又新辟魯班路499號廠區。1972年改名為上海縫紉機一廠[4]。1993年9月,該廠改制為上海飛人機械總公司,1996年8月又更名為上海飛人有限公司[10]。1999年,該廠與協昌縫紉機廠改由上海飛人協昌縫製機械有限公司管理[7]。同年11月,該廠因虧損資不抵債,全面停產。2001年4月,飛人牌商標有償轉讓給上工股份[10]。
1945年,家庭商號在長壽路91號開業,從事縫紉機零件和縫紉機修理業務。1946年試裝家用縫紉機,並開始使用蜜蜂牌商標。1949年6月改名為上海家庭縫紉機廠。1952年,上海家庭縫紉機廠等18家私營企業合併建立上海遠東縫紉機廠,在浦東上南路3100號設廠。1972年2月更名為上海縫紉機三廠,1992年8月與上海縫紉機一廠合併[10]。
1965年6月,為了發展工業縫紉機,當時的上海自行車二廠開始轉產工業縫紉機,改名為上海工業縫紉機廠,同時將協昌縫紉機廠生產的草帽機、惠工縫紉機廠試製的平縫機、第一縫紉機廠生產的皮鞋機劃給該廠,使用「上工」商標[6]。廠址在唐山路902號。1981年起,該廠進行大規模改造,翻建了鎖眼機新產品車間和新產品綜合大樓,並從日本引進高速平縫機製造技術和機殼加工生產線。[4]
1992年4月,上海工業縫紉機廠將廠房遷至浦東。同年11月,上海工業縫紉機廠、上海縫紉機四廠、上海縫紉機零件廠、上海縫紉機零件四廠、上海縫紉機零件六廠、上海縫紉機零件八廠、上海縫紉機零件十廠和上海聯合縫紉機公司共同組建上海工業縫紉機公司[10]。
申貝辦公機械公司的前身為1973年成立的上海電影工業公司,1978年更名為上海市電影照相器材工業公司,1987年成立申貝辦公機械公司,1997年歸上海輕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1年上海輕工將其持有的50%申貝辦公股權轉讓至上工股份[11]。
1993年9月,上海工業縫紉機廠改制為上海工業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經上海市證券管理辦公室同意,上工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其B股和A股分別於1994年1月18日和1994年3月11日掛牌上市[10],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縫製設備行業上市公司[1]。1997年8月更名為上工股份有限公司[12],2005年與申貝辦公機械公司合併更名為上工申貝[2]。
2000年,上工股份收購飛人協昌旗下「蝴蝶」「蜜蜂」等品牌,並將進出口權移交進出口公司。而工廠的生產也因成本等原因搬遷至浙江省縉雲縣。2000—2008年,「蝴蝶牌」縫紉機的海外銷量每年約為44萬至近60萬台,其中非洲是最大市場,佔全部海外銷量的50%[7]。
由於縫紉機市場受到外資和民營企業的夾擊,上工申貝連年虧損,只能靠出售土地和廠房維持運營。到2004年跌出中國縫製機械行業前十名。2005年,上工申貝以承債為主的方式,投資3595萬歐元收購德國DA公司94.98%的股份,這是公司的第一筆海外併購。收購後,上工申貝開始精簡業務結構,分流安置富餘員工6500人,註銷虧損企業60餘家[12]。2010年,上工申貝所屬上海上工縫紉機有限公司、上海上工進出口有限公司、上海上工佳源機電科技有限公司、上工申貝家用機分公司、上海蝴蝶進出口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併重組,建立上海上工蝴蝶縫紉機有限公司,為其全資子公司[7]。
2013年,上工申貝資金和盈利能力在整個工業縫紉機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公司下屬企業全部扭虧為盈。同年收購德國百福公司、凱爾曼特種機器公司[12]。即使2014年中國大陸家用縫紉機產量下降,上工申貝旗下的蝴蝶牌縫紉機銷量仍然上升,全年銷量達53萬台,較2013年增長35.5%[7]。
2015年,上工申貝獲得全球最大編織橫機器製造商H.Stoll26%股權,至此集團構建了完整的自動工業縫製設備技術體系,為歐洲幾乎所有的奢侈品公司提供自動化縫製設備[12]。
2016年7月,浦東新區國資委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將其所持上工申貝6000萬股A股股份轉讓給浦東科投旗下全資子公司浦科飛人,浦科飛人取代浦東國資委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該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由此展開。2017年,宏天元創投通過股權轉讓獲得浦東科投51%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2018年9月,間接股東浦科投資再以3.675億元的交易對價,將其所持有的浦科飛人49%股權轉讓給申蝶投資[13]。
Remove ads
業務

上工申貝的主要業務分為工業縫紉機、家用縫紉機、智能製造設備三大板塊,集團擁有「蝴蝶」、「蜜蜂」、「飛人」等家用品牌和「上工」、「上工寶石」、Mauser、Richpeace、DA、PFAFF Industrial、KSL、Beisler等工業品牌。工業產品方面,該公司生產的工業縫製設備在服裝、箱包、皮鞋加工領域廣泛應用,為歐洲大部分奢侈品公司提供自動化縫製設備;全球中高端汽車座椅中,90%由公司旗下品牌縫紉機縫製。該公司還進入到航空航天領域,中國絕大多數飛機製造商均有採購上工申貝旗下品牌的縫紉機[1][2][12]。旗下子公司上工富怡自主開發CAD製版軟件,在生產領域有工藝單軟件、模板軟件、縫製軟件、裁剪軟件以及繡花CAD軟件和激光雕刻CAD軟件,共計有八款與服裝設計、製版、生產相關的軟件[14]。
家用產品方面,公司擁有蝴蝶、飛人、蜜蜂三大家用品牌,其中蝴蝶牌縫紉機擁有近百年歷史,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產品涵蓋機械型、電子型和電腦控制型三大板塊[15]。2010年,蝴蝶牌推出電動家用縫紉機。2017年初又推出無線操控家用縫繡一體機,引入流動互聯網技術,將移動端App和電腦繡花機通過互聯網和雲計算技術結合,用戶可以通過無線網絡為繡花機提供刺繡元素。公司還開發「縫繡家園」APP客戶端[2][9]。2011年,上工申貝旗下的上工蝴蝶縫紉機有限公司接盤擁有五十多年歷史的上海縫紉機商店,在小東門附近重新開業[16]。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