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饒市
中國江西省的地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饒市,簡稱饒,古稱饒州、信州、廣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市境南界鷹潭市、撫州市與福建省南平市,西接南昌市、九江市,北鄰景德鎮市與安徽省池州市、黃山市,東毗浙江省衢州市。地處贛皖浙閩四省交界,地勢東高西低,境內丘陵廣泛分布。北部為鄣公山,中部為懷玉山,東南為武夷山,其主峰黃崗山為江西最高峰。西臨鄱陽湖,沿湖地帶為廣闊的鄱陽湖平原。信江、饒河(北納昌江,南納樂安江)為兩大河流,均自東往西流貫並注入鄱陽湖,市人民政府駐上饒市行政新區。
上饒是國家光學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先進製造業基地。所轄德興市擁有亞洲最大銅礦,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
Remove ads
歷史
漢為豫章、會稽、丹陽3郡。東漢建安年間由豫章郡分出置鄱陽郡,三國吳屬鄱陽、會稽、新都3郡。晉屬鄱陽、新安、信安、建安4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弋陽置上饒縣,武德五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是域屬饒州、衢州、歙州。武德七年上饒縣併入弋陽。乾元元年(758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3縣置信州,並復置上饒縣。是域屬饒州、信州、歙州,隸江南東、西2道。
宋主屬信州上饒郡、饒州鄱陽郡,隸江南東路。
元主屬信州路、饒州路及鉛山州,隸江浙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為五道,屬九江道饒州府、湖東道廣信府。
清沿明制。

民國初主屬豫章道、潯陽道。1932年主屬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區。
1949年4月29日析浮梁縣城置景德鎮市。5月14日析上饒縣城置上饒市。9月6日置上饒專區和樂平專區,後者1950年改名浮梁專區。1952年10月8日兩專區合併為鷹潭專區,12月6日改名上饒專區。1953年景德鎮市脫離上饒專區升為地級市。1960年撤銷上饒縣併入上饒市,撤銷浮梁縣併入景德鎮市。1964年復設上饒縣。1970年改稱上饒地區。1983年樂平縣劃歸景德鎮市管轄,縣級鷹潭市、貴溪縣、餘江縣劃出設立地級鷹潭市。2000年10月,撤銷原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改設地級上饒市和信州區。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6月3日開始,上饒市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截至6月5日10時,上饒共有10個縣(市、區)83個鄉鎮受災,緊急轉移人員3333人。[2]7月8日,婺源縣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彩虹橋遭遇特大洪水衝擊,部分橋面被沖毀[3]。7月10日,鄱陽縣14座圩堤出現漫堤決口險情,防汛形勢異常嚴峻[4]。7月11日,鄱陽站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5]。
Remove ads
地理
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為主。南部與福建交界,綿亙着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陸華東第一高峰。中部懷玉山山脈,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國著名景區三清山的中心地帶。北部贛皖邊境的鄣公山及黃山余脈,大部為低山和丘陵,間有連片的小盆地。西部鄱陽湖平原江河縱橫,湖泊星布。
資源
上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Remove ads
政治
|
|
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上饒市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人口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6,491,088人[14]。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6,579,747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88,659人,下降1.35%,年平均增長率為-0.14%。其中,男性人口為3,345,927人,佔總人口的51.55%;女性人口為3,145,161人,佔總人口的48.4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38。0-14歲的人口為1,507,637人,佔總人口的23.23%;15-59歲的人口為3,834,888人,佔總人口的59.08%;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148,563人,佔總人口的17.6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808,285人,佔總人口的12.4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526,049人,佔總人口的54.3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965,039人,佔總人口的45.68%。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6579714人[1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51041人,增長7.36%,平均每年增加45104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71%。其中,男性為3396180人,佔總人口的51.62%;女性為3183534人,佔總人口的48.38%。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68。0-14歲的人口為1559315人,佔總人口的23.70%;15-64歲的人口為4535455人,佔總人口的68.93%;65歲及以上人口為484944人,佔總人口的7.37%。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6,469,337人,佔99.6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1,751人,佔0.34%。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97,508人,下降1.48%,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14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8,849人,增長68.59%,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14個百分點。
交通
經濟
上饒市2010-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長率
2010-2018年的地區生產總值為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後的數字,2019-2020年為最終核實數,2021年為初步核算數。
數據來源:《上饒統計年鑑》[16]
數據來源:《上饒統計年鑑》[16]
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401.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2022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2.9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308.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1759.7億元,增長4.6%。全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01元,同比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4元,同比增長7.5%。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22年的2.40下降至2.33。[17]
教育
2010年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上饒師範學院、上饒職業技術學院、江西醫學院上饒分院),在校生2.03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含職業高中,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5.7萬人;普通高中81所,在校生10.91萬人;普通初中370所,在校生33.92萬人;小學2203所,在校生71.46萬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名勝古蹟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