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不動之動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不動之動者(古希臘語:ὃ οὐ κινούμενον κινεῖ,羅馬化:ho ou kinoúmenon kineî,直譯:「動而不動的東西」[1] ,或稱原始推動者(拉丁語:primum movens)、第一自存因[2] 、宇宙內所有運動的推動者[3] 、第一推動力)是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以指代第一個因果關係的原因,或者說是第一個沒有原因的原因。正如名稱中隱含的那樣,不動之動者可以在本身不被任何此前的動作所影響的前提下,移動其他事物。在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理論的第十二本書(希臘語:Λ)中,他將不動之動者描述為完美的,不可分割的,並只進行完美的默觀。他將這個概念等同於主動智力。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這一概念根源於最早期的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的宇宙學推測,並對中世紀哲學和神學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托馬斯·阿奎那就在《五路論證》中詳細闡述了不動之動者。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20年8月28日)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