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記憶計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世界記憶計劃(英語: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註 1]是一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發起的項目,始於1992年,項目下的「世界記憶名錄」以保障文獻,避免集體性遺忘、忽視、被時間和氣候條件故意及蓄意地破壞為目的而成立。[1]


世界記憶國際名錄
世界記憶國際名錄是一份匯集世界各地文獻遺產的綜合目錄,包括手稿、口述傳統、視聽資料,以及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收藏。名錄記錄經世界委員會會議(IAC)推薦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認可的文獻遺產,符合「世界重要性和卓越普遍價值」的選擇標準[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首次登記是在1997年進行,名錄建立後教科文組織及世界記憶計劃鼓勵成立國家和地區組織以及國家和地區名錄,這些名錄專注於具有重大地區或國家意義的文獻遺產,但不一定具有全球重要性。
名錄中收錄的各種資產包括民間音樂錄音、古代語言和語音學、宗教和世俗手稿的古老殘片、文學、科學和音樂界知名巨匠的集體回憶錄作品、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和短片副本,以及記錄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的文件。
截至2018年12月,共有432項文獻遺產被列入名錄,其中來自歐洲和北美的有274項,亞太地區的有116項。在亞太地區,2014至2015年間,有18個成員國參與MOWCAP(其中6個國家沒有國家委員會),而在2016年,有16個國家設立了自己的世界記憶國家委員會[3]。
然而,該計劃並非沒有爭議。例如在2015年的評選周期中,東亞地區就出現相當程度的衝突,因為加入世界記憶計劃的文獻遺產被視為對特定歷史觀點的認可,特別是關於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問題。
432項文獻遺產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其中274項,或接近一半,位於歐洲和北美地區,其中包括33個國家或地區。
為響應全球性的註冊,一些國家或國家集團也建立了國家(即國家世名錄)和區域對應名錄,形成了三級名錄,以支持世界記憶計劃。這樣可以更好地管理文件的項目。[1]
Remove ads
直指獎
「直指」世界記憶獎於2004年由韓國政府設立,以進一步推動世界記憶項目及紀念2001年《直指心體要節》被列入世界記憶項目。這一獎項,韓國政府會提供30,000美元的獎金,以協助保存和獲取遺產。[17]獎項於2005年起在世界委員會會議期間,每兩年進行授予。
- 2005年:捷克國家圖書館(布拉格)[9][10]
- 2007年:Austrian Phonogrammarchiv(維也納)[11][12]
- 2009年:馬來西亞國家檔案館(吉隆坡)[18]
- 2011年:澳洲國家檔案館[19]
- 2013年:墨西哥城的檔案與圖書館發展支持組織 (Apoyo al Desarrollo de Archivos y Bibliotecas)
- 2016年:伊比利亞美洲檔案發展計劃 (Iberarchivos Program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bero-Ameran Archives)
- 2018年:馬里的SAVAMA-DCI
- 2020年:吐斯廉屠殺博物館(柬埔寨)[20]
- 2022年:開羅美國大學圖書館與學習技術部,珍稀書籍及特藏圖書館(AUC Libraries and Learning Technologies)[21]
Remove ads
註腳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