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巴基斯坦關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双边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
Remove ads

中國—巴基斯坦關係烏爾都語پاک چین تعلقات)是指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於1951年5月21日建交。當時剛從英國獨立不久的巴基斯坦,正式和遷台不久的中華民國斷交,改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世界上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伊斯蘭國家

快速預覽 巴基斯坦, 中國 ...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後,雙方因為彼時地緣政治上的「共敵」印度而靠攏,作為印度的傳統宿敵的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變得更親密。冷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是亞洲區平衡蘇聯和其盟友印度的主要力量。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企圖將勢力南下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美國一起,強力支持巴基斯坦聯合抵抗蘇聯的侵略,利用邊境阿富汗大量援助。21世紀初,地區性的緊張得到舒緩,雖然使中印關係回暖,但中國同巴基斯坦的關係也依舊堅定,透過中方的調停使和平得到確保的條件下,目前在中巴交界處與印度還有領土爭端,為保持印巴地區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今日也是巴基斯坦在軍事、經濟和科技方面的主要支持者,並且將其堅固的關係稱作「巴鐵」[2][3]

現今,中巴兩國已升級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4],「兩國的長久友好關係建基於互信、互惠互利和互不干涉內政等原則」。中國政府用「好鄰居、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這一組詞語形容中巴關係,並且視巴基斯坦為關係最良好的國家之一[5]。巴方官員也多次強調中巴之間是「特殊的關係」[5],誓言要防止任何事情破壞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戰略聯盟,並絕對信任中國[6]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中巴聯合生產梟龍戰機
Thumb
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節點-巴達爾港接近完工

1947年8月14日,因印巴分治,原英屬印度被分為印度聯邦巴基斯坦自治領,中華民國在當天承認巴基斯坦自治領獨立並建立外交關係,直至1950年1月巴基斯坦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為止。

Thumb
卡拉奇的中華共和大樓(左)

巴基斯坦也是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在冷戰中後期正常化的重要橋樑。 1960年代,中國受到西方國家和前蘇聯集團的雙重孤立,也和印度爆發戰爭; 巴基斯坦也因克什米爾主權問題和印度處於敵對關係,在1965年爆發第二次印巴戰爭。 然而巴基斯坦因為地緣關係,成為西方抵抗前蘇聯南下印度洋的橋頭堡。美國在越戰戰敗,導致對華外交政策改變,1970年在巴基斯坦的協助下,中美兩國雙方秘密接觸,促成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在1971年訪華,奠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席位和中美建交的基礎。

1979年,蘇聯入侵巴基斯坦的北方鄰國阿富汗,印度也相對偏向蘇聯,巴基斯坦當局深感雙重威脅,中國則強力支持巴基斯坦抵禦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

1989年,中國發生六四事件時,巴基斯坦也是少數幾個支持中國政府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巴基斯坦在台灣問題西藏問題上完全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反對西方國家干涉中國內政。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巴基斯坦將國內所有儲存的救災帳篷共計兩萬多頂全部捐獻給了中國,同時還向災區派出了救援人員[7]

2013年8月27日,中巴經濟走廊秘書處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設立[8]。2014年2月,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在對中國的國事訪問中討論了相關議題[9]。兩個月後,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面討論了項目的計劃[10]。2014年11月8日,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與巴基斯坦水電部常秘穆罕默德·尤尼斯·達加簽署了《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項目合作的協議》[11]

2015年,也門戰事突起,安全形勢持續惡化。由於巴政府派出的飛機和兩艘軍艦一時無法滿足上千名從也門撤離回國的巴公民的要求,當地情況也十分複雜,巴政府請求中方協助其撤離部分滯留在也門的公民。中方在接到這一請求後啟動應急機制,協調有關各方,並派出了正在相關海域執行任務的中國軍艦「臨沂號」赴亞丁灣參與撤離救援行動。

2015年4月20日,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問巴基斯坦期間,中巴之間簽署了總共51個項目的合作協議和備忘錄[12][13][14]

2017年4月,為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巴基斯坦當局計劃在中巴經濟走廊項下建設九個工業園。以利用巴基斯坦的資源和勞動力優勢,吸引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培育巴基斯坦的產業集群[15]。5月,中國投資500億美元,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建設5個水庫。建成的水電站可釋放的電能占巴基斯坦全國水電總量的2/3[16]。此外,中巴兩國還積極推動瓜達爾-新疆公路走廊建設,在配套的港口和高速公路建成後,巴基斯坦可以直接向中國西北地區輸送海鮮等內陸地區少見的商品,巴政府預計相關貿易可帶來約80億美元的產值[17]

2018年1月4日,巴基斯坦央行宣布自當日起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雙邊貿易可以通過人民幣進行結算,放棄美元結算[18]。同期,巴基斯坦軍方宣布確認採購中國054A型導彈護衛艦,並組建一支配備JF-17「梟龍」多用途戰機的空軍中隊駐防俾路支省,以維護中巴經濟走廊、震懾恐怖分子[19]

而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曾在競選期間批評中國沒有給巴基斯坦帶來繁榮,而是帶來一場危機,並一度對中巴經濟走廊持保留態度[20][21]

2020年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稱巴基斯坦將全國醫院的口罩庫存捐出,以支援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22]

Remove ads

政治關係

Thumb
1965年周恩來訪問巴基斯坦會見總統阿尤布·汗

中國與巴基斯坦長期保持政治互信,在處理對巴關係上一直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兩國嚴格遵守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中國官員與巴基斯坦政界建立聯繫時,不會區別對待不同政治主張和意識形態取向的政黨,對各方都保持平等、尊重的姿態。中國共產黨與包括主流政黨、地區與宗教性政黨在內的各個黨派都簽訂了諒解備忘錄。這種姿態塑造了中國在巴基斯坦的良好形象,而不是定位為特定集團、政黨或者意識形態的支持者。這樣的全面接觸,致使無論是哪一個政黨執政,乃至軍隊上台,兩國關係都保持着穩定。除了曾在巴基斯坦前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被巴基斯坦法庭以謀殺罪判處絞刑時表示關切之外,再無任何報道表明中國介入巴國內政。即使是在呼籲穆罕默德·齊亞·哈克將軍寬大對待布托時,中國也表示這終歸還是巴基斯坦內政,對布托的關切也是鑑於布托對中巴關係做出的貢獻。被軍政府拒絕後,北京方面就再也沒讓這一事件干擾到兩國關係。[23]

1950年,巴基斯坦在伊斯蘭國家中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24];1951年5月21日,兩國正式建交[25]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因當時巴基斯坦與中國之間存在邊界爭議,巴基斯坦在中印戰爭爆發之前曾向印度建議,印、巴兩國採取共同防禦措施,應對中國,被印度拒絕[26]。1962年10月13日,中國與巴基斯坦展開邊境談判,並進展迅速,於當年12月即達成協議[27]。這成為了中巴關係發展契機。

1963年,兩國達成第一份正式貿易協議和邊境協議–《中巴邊界協定》。

1965年,中國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公開表明支持巴基斯坦對抗印度的立場,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也公開表明支持後者對抗印度和東巴基斯坦(現在的孟加拉國)的立場,中國還在聯合國否決獨立後的孟加拉國的入聯申請,直至1975年兩國建交為止。

1970年,巴基斯坦協助促成1971年美國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25]

1996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國事訪問巴基斯坦。

2003年,巴基斯坦軍隊在一次邊境的反恐怖聯合行動中,擊斃主張以恐怖主義手段爭取新疆獨立的東伊運首領艾山·買合蘇木

2005年7月4日,在中國支持之下,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首腦會議中,巴基斯坦隨伊朗印度等獲接納為觀察員。 同年中國亦在巴基斯坦支持之下,獲接納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的觀察員。

2013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巴基斯坦進行正式訪問,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總理霍索到機場迎接。

201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訪問巴基斯坦。

2019年新冠疫情暴發後,巴基斯坦提供了對華的外交、物資支持[25];2020年3月,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阿爾維訪華聲援中國兄弟姐妹[25]

2021年11月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資助的港口達爾港發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28],「一帶一路」(或「新絲綢之路」)是由習近平於2013年發起的基礎設施大型項目,北京希望藉此成為全球貿易樞紐。[29]11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表示,「個別媒體妄稱瓜達爾地區發生針對中國的抗議活動毫無事實依據,中方沒有拖網漁船赴瓜港海域捕魚和停靠。」[30]截止2022年1月14日,該抗議活動依舊持續中。[31]

2022年初,伊姆蘭·汗作為巴基斯坦總理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隨後在巴基斯坦發生憲法危機後,繼任的總理夏巴茲·謝里夫也訪問了北京並會見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32]

Remove ads

經濟關係

2020年4月2日,重慶市政府向印度、巴基斯坦、越南、亞美尼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捐贈一批醫療防疫物資
2020年4月12日,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專家遠程連線巴基斯坦、英國、瑞典醫院,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2020年5月20日,「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中國企業、愛心人士助力巴基斯坦抗「疫」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中國向巴基斯坦提供大量補貼,多數表現為經濟援助。而巴基斯坦經常通過向中國擴大出口本國產品的方式進行回饋。中國也向「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投資,以優惠價格提供最好的設備,並向巴基斯坦的技術人員提供操作培訓。在巴基斯坦工作的中方專家,按當地的薪資標準付酬。1980年代起,補貼政策逐漸轉變為貸款。提供的貸款利息要麼全免,或者是低息貸款。由於中國提供的貸款既便捷且靈活,還沒有附加條件,所以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歡迎。此外中國傾向於投資對經濟發展有長期和重大影響的大型項目,而不是把現金直接交給巴國政客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和援建很多巴基斯坦的基建項目,如電訊網絡、喀喇崑崙公路、重型機械廠、巴基斯坦航空工業綜合公司、核電站、道路、公路、水壩、熱能廠、水泥廠、玻璃廠,以及現在的「中巴經濟走廊」等,都是類似的典型案例。[23]青藏鐵路通車後,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還表示希望巴基斯坦的鐵路網能和青藏鐵路連接。

  • 1978年-連接巴基斯坦東北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巴公路(接通紅其拉甫山口)正式開通。
  • 1999年-中國援建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三十萬千瓦核電廠正式投產。
  • 2003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參加瓜達爾港深水港口的一期開工儀式,中國在該項目投資近兩億美元。
  • 2008年-中巴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議。 該年,中巴雙邊貿易總額達到69.81億美元。
  • 2013年-中巴經濟走廊開始推動;走廊建設的第一階段總投資額達254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7萬個就業崗位[25]
  • 2013年7月到2017年1月,中國對巴投資額超越美國,成為巴基斯坦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者[33]
  • 2020年1月1日,中巴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正式實施,該協定擴大了雙邊貿易自由化產品覆蓋範圍[25]

中巴經濟走廊

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推出的「一帶一路」的示範項目和樞紐。

更多資訊 項目, 狀態 ...
Remove ads

能源合作

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電站的2,3號機組計劃採用中國的「華龍一號」技術,並由都由中國企業承建,成為華龍一號的海外示範工程。其中2號機組也是首座中國大陸外的「華龍一號」反應堆。2021年3月18日,卡拉奇核電站2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2022年3月1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工程3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41][42][43]

文化關係

Thumb
巴基斯坦駐北京大使館

巴基斯坦作為一個體量較大的伊斯蘭國家,在伊斯蘭會議組織中有重要地位等事實,成為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相互理解的紐帶和橋樑。在中國起初與穆斯林世界互動有限的情況下,中國作為「無神論國家」,在與穆斯林國家、尤其是海灣與中東的阿拉伯政治領袖們打交道時面臨困惑,北京方面過去曾就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諮詢過伊斯蘭堡。同樣,有些伊斯蘭國家缺乏對中國的正確認識,他們也會諮詢伊斯蘭堡。巴基斯坦通過它的影響力,在廣大的穆斯林世界中保護並擴展中國的利益,伊斯蘭堡方面為中國在伊斯蘭各國提供了幾乎是無條件的支持和戰略縱深。[23]

  • 2005年,中國新疆文化週亮相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
  • 2018年3月23日,旁遮普天津技術大學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市開辦,是中巴經濟走廊的第一個教育合作項目。

軍事關係

Thumb
漆有兩國國旗的戰機展示

中國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武器輸出國,也協助巴基斯坦發展武器,中國對巴基斯坦提供的軍事技術支持,使巴基斯坦在部分國防裝備方面可以自給,在核武器等領域實現了「自足」。中國與巴方合作生產武器,培訓巴方技術人員,授予巴方技術許可並轉讓技術。有了中國的授權,巴方可以生產槍械、飛機(包括教練機與戰鬥機)、坦克和反坦克導彈。MBT-2000坦克梟龍戰機等都是兩國共同研發的現代武器,兩國還合作開發了新型海軍護衛艦與柴電潛艇等。[23]兩國在1980年代亦達成核子合作協議,巴基斯坦亦在1998年成功進行核試驗。在美國制裁巴基斯坦的軍事工業並切斷對巴軍事援助後,中國的支持對巴基斯坦軍隊至關重要。[44]

在反恐問題上,除了配合西方國家的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也配合中國在新疆對主張以恐怖主義手段爭取東突厥斯坦獨立的東伊運組織的圍剿活動。巴基斯坦軍方在2003年一次巴阿邊境的反恐怖聯合行動中,擊斃了東伊運首領艾山·買合蘇木。2004年,兩國更首次合作進行反恐演習。中國支持巴基斯坦的反恐措施,並要求其解決巴境內中國工人和項目的面臨的安全問題。[45]

Remove ads

民間看法

中國和巴基斯坦長期的相互支持關係在全球外交中被認為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與以色列-美國關係俄羅斯-塞爾維亞關係相提並論。美國官員曾質問北京為何對巴基斯坦毫不妥協的支持時,中國將軍熊光楷說了一句名言:「巴基斯坦就是中國的以色列[51]」。作家及地緣政治學者安德魯斯莫爾將這句話描述為「部分是在解釋,部分則是在諷刺美國」[52]。兩國同時被印度視為假想敵甚至潛在敵人也是兩國關係快速升溫的重要原因。西方和印度的許多觀察家認為,印度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共同敵人」,印度因素是中巴友誼的主要支柱之一。[23]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對巴基斯坦民意的調查,8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有好感,只有16%的人對美國有好感[53]。同樣,中國官方媒體在地區問題上也對巴基斯坦給予正面評價。 2013年,這一數字上升到90%[54]。巴基斯坦和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讚揚兩國之間的密切關係。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稱中國為巴基斯坦「久經考驗的全天候朋友」,而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則稱巴基斯坦為「好朋友和夥伴」[55]

Remove ads

註解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