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百強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國百強縣或「中國百強縣(市)」,是對現行中國縣級行政區域以縣份、縣級市與旗為主,包括部分市轄區的綜合評價,早期曾有多家機構組織過評價,但影響最大的分別是中國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評估。國家統計局僅2004年、2005年組織過二次評估,其後終止。《中國縣域經濟網》(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至今,每年組織一次,截至2010年共發布過10次評估報告,但其公正性存在諸多疑點,隨媒體暴露漸漸淡出[1]。人民日報上分別於2017、2018年發表由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等機構撰寫的《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亦包含多份中國百強縣排名。同樣內容亦包含在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出版的《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中。[2]

Remove ads

歷年排名

2022年度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3]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排序 城市
1 江蘇崑山市 21 湖南瀏陽市 41 江蘇溧陽市 61 安徽寧國市 81 湖北大冶市
2 江蘇江陰市 22 浙江海寧市 42 河北任丘市 62 浙江長興縣 82 河南長葛市
3 江蘇張家港市 23 江蘇啟東市 43 江蘇靖江市 63 安徽當塗縣 83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
4 江蘇常熟市 24 浙江桐鄉市 44 遼寧瓦房店市 64 安徽肥西縣 84 湖南寧鄉市
5 湖南長沙縣 25 浙江瑞安市 45 江蘇邳州市 65 山東鄒平市 85 河北武安市
6 浙江慈谿市 26 山東膠州市 46 江蘇東台市 66 江蘇沛縣 86 吉林梅河口市
7 江蘇太倉市 27 江蘇揚中市 47 浙江寧海縣 67 安徽肥東縣 87 江蘇新沂市
8 江蘇宜興市 28 江蘇海安市 48 江蘇句容市 68 山東鄒城市 88 湖北宜都市
9 福建晉江市 29 山東滕州市 49 浙江嘉善縣 69 山東新泰市 89 河南長垣市
10 浙江義烏市 30 內蒙古準格爾旗 50 山東廣饒縣 70 山東齊河縣 90 江蘇儀徵市
11 山東龍口市 31 浙江玉環市 51 陝西神木市 71 雲南安寧市 91 浙江嵊州市
12 浙江餘姚市 32 山東萊州市 52 河南鞏義市 72 河南禹州市 92 江西樟樹市
13 浙江諸暨市 33 福建南安市 53 福建安溪縣 73 山東昌邑市 93 四川仁壽縣
14 河北遷安市 34 浙江溫嶺市 54 浙江象山縣 74 江西貴溪市 94 浙江新昌縣
15 福建石獅市 35 浙江德清縣 55 山東肥城市 75 山西孝義市 95 安徽廣德市
16 山東榮成市 36 江蘇如東縣 56 河南滎陽市 76 河南永城市 96 寧夏靈武市
17 福建福清市 37 河南新鄭市 57 新疆庫爾勒市 77 貴州仁懷市 97 湖南醴陵市
18 浙江樂清市 38 江西南昌縣 58 浙江平湖市 78 江蘇興化市 98 廣西平果市
19 江蘇如皋市 39 江蘇泰興市 59 江蘇沭陽縣 79 山東禹城市 99 江蘇建湖縣
20 江蘇丹陽市 40 福建惠安縣 60 江蘇高郵市 80 安徽長豐縣 100 廣東博羅縣


Remove ads

國家統計局排名

中國國家統計局曾經於2004年[4]和2005年[5]兩度發布全國百強縣排名,其後終止評估[1]

2005年排名

更多資訊 綜合位次, 代碼 ...
Remove ads

中國縣域經濟諮詢所排名

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具體由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2005年變更為中郡縣域經濟諮詢所[1]組織進行,每年發布一次評估報告。該評估自2000年開始進行,到2010年為止,共發布過10次報告。其評價體系初步經歷了三個階段:2000年到2006年,第一屆到第六屆,體系建設階段;2007年到2009年,第七屆到第九屆,體系改進階段;2010年第十屆,體系初步完善階段。

第十屆(2010年)

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分布在19個省市區,其中:河北省4個、山西省1個、內蒙古自治區2個、遼寧省7個、吉林省1個、黑龍江省1個、上海市1個、江蘇省28個、浙江省25個、安徽省1個、福建省7個、江西省2個、山東省27個、河南省8個、湖南省4個、廣東省2個、四川省1個、陝西省3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個。

第十屆(2010年)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
位次 縣份 省份 經濟基本
競爭力狀態

經濟基本
競爭力等級

相對富裕
程度等級

相對富裕
程度類型

相對綠色
指數等級

相對綠色
指數類型

人文環
境等級

1 江陰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 崑山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 張家港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1 常熟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2 吳江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3 慈谿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 太倉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5 紹興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6 宜興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7 晉江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8 義烏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9 增城市 廣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10 餘姚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11 龍口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2 榮成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3 諸暨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14 文登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5 樂清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16 丹陽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17 即墨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7 膠州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7 膠南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18 瓦房店市 遼寧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19 海城市 遼寧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20 準格爾旗 內蒙古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21 溫嶺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22 鄒平縣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23 新泰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24 遷安市 河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25 長沙縣 湖南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I類 A
26 鄒城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27 雙流縣 四川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28 福清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29 惠安縣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30 富陽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31 海門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32 瑞安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33 滕州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34 壽光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35 諸城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36 靖江市 江蘇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37 伊金霍洛旗 內蒙古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38 庫爾勒市 新疆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39 鞏義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0 溧陽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1 章丘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2 萊州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2 招遠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42 平度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II類 A
42 萊西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3 上虞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4 神木縣 陝西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45 海寧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5 桐鄉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45 平湖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5 長興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45 嘉善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45 德清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6 泰興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47 肥城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48 南安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V類 A+
49 石獅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V類 A+
50 莊河市 遼寧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I類 A+
51 武安市 河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52 兗州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53 啟東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54 江都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55 乳山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56 崇明縣 上海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57 玉環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58 普蘭店 遼寧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59 遵化市 河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0 永康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1 大石橋 遼寧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類 A
62 金壇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3 寧海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63 象山縣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3 奉化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4 偃師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4 新鄭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4 滎陽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64 新密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4 禹州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V類 A IV類 A
64 登封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II類 A IV類 A
65 瀏陽市 湖南 上升狀態 A+ A II類 A- IV類 A+
66 銅山縣 江蘇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67 如皋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7 東台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7 海安縣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67 如東縣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類 A
67 興化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7 姜堰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7 大豐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8 廣饒縣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69 龍海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70 孝義市 山西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71 蓬萊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72 長樂市 福建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73 寧鄉縣 湖南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V類 A
74 東陽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75 臨海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類 A
76 青州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77 高密市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78 桓台縣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79 三河市 河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80 邳州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V類 A III類 A+
81 臨安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82 延吉市 吉林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I類 A+
83 東港市 遼寧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類 A
84 沛縣 江蘇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I類 A+
85 開原市 遼寧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86 南昌縣 江西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V類 A+
87 肇東市 黑龍江 相對穩定 A+ A- IV類 A- IV類 A+
88 儀徵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89 博羅縣 廣東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II類 A
90 句容市 江蘇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類 A
91 府谷縣 陝西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92 望城縣 湖南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93 永城市 河南 相對穩定 A+ A- IV類 A IV類 A
94 肥西縣 安徽 上升狀態 A+ A- IV類 A IV類 A
95 靖邊縣 陝西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II類 A
96 嵊州市 浙江 相對穩定 A+ A+ II類 A III類 A+
97 博興縣 山東 相對穩定 A+ A I類 A IV類 A
98 茌平縣 山東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V類 A
99 豐城市 江西 相對穩定 A+ A- IV類 A III類 A
100 建湖縣 江蘇 上升狀態 A+ A I類 A II類 A+
Remove ads

爭議

2011年10月,新華社報道,中郡所在評選時要求相關縣市提供涉密的統計數據,嚴謹性存在問題;且中郡所對參與評選的縣市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收費,並邀請權威人士參與研討,使人誤認為該榜單為官方評比結果[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