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日本關係史 (蔡英文時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日本關係史 (蔡英文時期)
Remove ads

本條目是中華民國日本國蔡英文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時,雙邊之關係史。

快速預覽 日本, 中華民國 ...

第一任期(2016年5月20日—2020年5月20日)

就職前

2016年1月16日,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後,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祝賀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當選,表示臺灣與日本共享基本價值觀,是擁有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的重要夥伴、重要友人。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議院表示,臺灣是老友,總統選舉是臺灣自由與民主主義的象徵,祝賀蔡英文勝出。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表示日本回應層級之高「史無前例」。[1]

就職後

2016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與副總統當選人陳建仁宣誓就職,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表示歡迎蔡英文女士就任總統。[2]日本各界亦組成252人的慶賀團出席就職典禮。[3]

2017年

2017年1月1日,日本駐臺機構-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4]

2017年2月24日,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日語防衛研究所發表《2017年中國安全戰略報告─不斷變化的中臺關係》,文中稱「中華民國」,並以「兩個政治實體」形容海峽兩岸關係。據媒體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會見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時,要求日方不得發表該報告。[5]

2017年3月25日,日本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來臺宣傳日本觀光活動,這也是中華民國與日本在1972年斷交後最高層級的日方官員訪問。在開幕式上表示,311東日本大地震到今年已經6年,熊本地震也快滿1年,當中獲得不少臺灣的支持,深感日臺強烈連結,也表達深深感謝。[6]

2017年6月26日,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對於臺灣有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表示:「TPP是自由公正的經濟圈,對包括臺灣在內的國家和地區表現出加入TPP的興趣表示歡迎。」[7]

2017年11月12日,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華臺北領袖代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半小時,會中希望臺灣與日本經貿關係更密切發展;根據日本外務省新聞稿,兩人也談及兩岸關係,安倍晉三希望兩岸當事者可以直接對話、解決問題,共享區域的和平與穩定。[8]

Remove ads

2018年

2018年2月6日,臺灣花蓮發生強震,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致電中華民國「李大維外交部長閣下」表達關懷之意。河野表示,日本已做好萬全準備,提供臺灣必要的支援。[9]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致信中華民國「蔡英文總統閣下」,並在其網絡平臺上傳一張親自用毛筆寫的「台湾加油」慰問花蓮災民。[10][11][12]日本政府也已派出7名專業人士,攜帶兩臺「深層生命探測器」來臺協助救援。[13]

2018年5月,日本臺灣交流協會Facebook發文表示,日本一貫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為避免防疫產生空白,將繼續支持臺灣參與。[14]其後,日本在WHA為臺灣參與的議題執言。[15]

2018年8月14日,由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旁設立的臺灣首座慰安婦銅像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揭幕,前總統馬英九出席揭幕儀式時,呼籲日本政府應向慰安婦正式道歉,蔡英文政府也應為慰安婦發聲。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於15日透過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表示,這與日本政府的立場和至今為止的努力不相容,讓人極為遺憾。[16]9月6日,日本「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日語「慰安婦の真実」国民運動」等多個團體要求撤除,團體代表藤井實彥疑似偷踹慰安婦銅像,並於8日離境,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等人10日前往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表達譴責並要求道歉。[17][18]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1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嚴正譴責並反對任何破壞臺日友好的行為。[19]「慰安婦之真相國民運動」主席加瀨英明日語加瀬英明12日發表道歉聲明,表示藤井實彥已經辭職,但他仍堅持慰安婦的指控有損日本名譽,希望國民黨回應相關質問。[20]

Remove ads

2019年

2019年3月2日,日本《產經新聞》以頭版刊登總統蔡英文的專訪內容,蔡英文希望日本政府能克服法律上的障礙,與臺灣直接進行安保對話。報導分析,主因在於不像臺美之間,美國有《臺灣關係法》,而日本沒有這樣國內法的法律,雖然臺日對於中國威脅有一定共識,相互交換安保情報,對日本也有好處,但恐引發中國敏感神經,需有高度的政治判斷。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媒《環球時報》詢問日本外務省,其國際報導科回應,日本政府不考慮與臺灣就安保問題進行對話。[21][22]

2019年3月11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在Twitter發文表示,為日本311地震發生後8年來的受害者祈禱並表達衷心的同情;隔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Twitter轉貼了蔡英文的文章,並且特地以繁體中文發文表示「臺灣的支援帶給我們無比的勇氣。震災已經過去8年了,災區的復興工作正在切實地進行。謹藉此機會再次向臺灣許多老朋友表達誠摯的謝意。」[23]

2019年4月1日,日本政府公布即將登基的德仁天皇新年號「令和」。先前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在新年號公布後將主動通知「受日本承認的195個國家」,也一併通知聯合國歐洲聯盟等國際組織。曾有媒體表示不包括臺灣在內,但被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駁斥並表示,日本同步通知外交部與駐日代表處,「是非常正式的管道」。[24][25]

2019年5月8日,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在Twitter發文表示,日本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26][27]這是1972年兩國斷交後,日本外相首次表態支持。[28]21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政務官新谷正義日語新谷正義在WHA以間接方式表達,為了對抗伊波拉疫情,提供高品質初級照護和地方社群發展互信實屬必要。日本認為,不該讓特定地區連以觀察員身分都無法參與WHA,這將產生地域空白。[29]

2019年7月18日,日本動畫製作公司「京都動畫」的工作室遭人縱火,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正在出訪邦交國的總統蔡英文在Twitter以日文表示「我在國外得知了京都動畫縱火殺人事件的消息,並且感到震驚且心碎。京都動畫是許多臺灣人,青春時的回憶。為逝者祈福,也願傷者早日康復。」[30]

2019年9月5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的9艘船艦為了避開玲玲颱風,在臺灣海峽與那國島北方巡航並開啟自動識別系統[31][32][33]

2019年9月17日,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罕見針對中華民國與邦交國斷交發表聲明,臺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指出,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由兩岸關係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的觀點,繼續高度關注這次事件,期盼透過兩岸當事者之間的直接對話得到和平解決。[34]

2019年9月20日,對於基里巴斯與中華民國斷交,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在Facebook表示,臺灣對日本而言是共有自由民主主義基本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觀,並有着緊密經濟關係與人員往來的重要夥伴、及重要的友人,就短期內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兩個國家與臺灣終止外交關係一事,由兩岸關係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的觀點,包括今後的影響在內,保持進一步高度關心。[35]

2019年9月27日,日本公布2019年版(令和元年)《防衛白皮書》,其中指出中國的國防費用持續增加,但這20年來臺灣的國防支出幾乎持平,2018年中國公布的國防費用大約是臺灣的16倍,總統蔡英文已下令增加國防預算。兩岸軍事平衡整體而言朝着對中國有利的方向變化,軍事差距有年年擴大的趨勢。今後兩岸軍力的強化、美國出售武器給臺灣、臺灣的主力國防裝備國造等動向,值得關注。[36]

2019年9月27日,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即將離任,外交部長吳釗燮頒贈特種外交獎章與紀念獎牌,表彰在促進臺日關係的卓著貢獻。但紀念獎牌上稱呼沼田幹夫為「我最敬愛的大哥哥」,遭外界批評媚日。外交部30日澄清指出,吳釗燮與沼田幹夫私下有很好友誼、情如手足,而且沼田較年長,因此私下均以「哥哥」相稱。外交部也強調,媒體所引述的相關文字是用於贈予的紀念獎牌上,純屬紀念性質,在外交儀節上並無不當之處,請各界區分外交獎章與紀念獎牌的差異性。[37]

2019年10月4日,在臺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福岡分處國慶酒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副首相麻生太郎雙雙致電文道賀,罕見都以「中華民國」稱呼臺灣,安倍祝賀詞提到「祝國運昌隆」,麻生太郎的賀詞更是談到「祈祝兩國友好更深化」[38]。但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岡田直樹日語岡田直樹7日表示,安倍晉三沒有發出賀電。對於臺灣,日本政府的立場就如1972年《日中共同聲明》所載。福岡分處事後發現該賀電並非出自日方的署名單位,日方也未列入官方紀錄,因此該賀電未計入福岡分處國慶活動新聞稿的統計資料。[39]8日,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在東京舉行國慶酒會,安倍晉三的母親安倍洋子連續3年親臨會場。[40]

2019年10月22日,中華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出席日本德仁天皇的「即位禮正殿之儀」。[41]

Remove ads

2020年

2020年1月2日,中華民國空軍救護隊一架UH-60M黑鷹直升機在新北市烏來區失事墜毀,包括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8人罹難。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發文表示「對於包括沈一鳴參謀總長在內的八位人員因公殉職,我們深感震驚與哀慟。在此為罹難者祈求冥福,對其遺族與同事深表哀悼之意,並願生者身心早日康復。」[42]14日,在空軍松山基地指揮部舉行公祭儀式,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率團致唁。[43]

2020年1月11日,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會長大橋光夫,以及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泉裕泰皆表達祝賀之意。[44][45][46]

2020年1月30日,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擴散,但世界衛生組織(WHO)仍將臺灣排除在防疫網之外。根據日本《共同通訊社》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疫情對策會議,並在會中強調臺灣有必要加入WHO。提到先排除中國的政治立場問題,臺灣若未加入WHO,整個地區的健康維持和防止感染等作業就會難以進行。[47]

2020年4月7日,日本為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在Twitter以日文表達臺日雙方應合作攜手克服困難。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Twitter以中文表達「各位臺灣的朋友們,對這次臺灣許多朋友們的友情洋溢的鼓勵支持,我謹藉此機會表達誠摯的謝意。我們一定可以打贏病毒的挑戰,共同度過這個難關!日本臺灣一起加油!」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證實臺灣將捐贈口罩給日本,並由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冾談接受事宜。[48]16日,捐贈200萬片口罩給日本的醫療人員。[49]17日,安倍晉三表示,日本一貫採取強烈期盼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O的立場,並屢次重申此無涉政治,應盡全力維護全人類健康。[50]21日,菅義偉對於臺灣捐贈口罩表示感謝。[51]

2020年4月28、29日,安倍晉三分別在日本眾參兩議院預算委員會答詢表示,已就臺灣參與WHO一事直接向WHO秘書長譚德塞反映,並強調病毒不分國界。[52][53]

2020年5月7日,在美國與日本領銜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洲與新西蘭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向WHO對外關係執行主任艾里森英語Jane Ellison與首席法律顧問索羅門(Steven Solomon)發出外交照會,敦促接納臺灣成為WHA觀察員。[54]19日,日本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在WHA發表演說時指出[註 1]臺灣防疫有成可供參考,防疫不該有地理上的空白。[55]

Remove ads

第二任期(2020年5月20日—2024年5月20日)

2020年

2020年7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澳洲總理摩利臣舉行視像會議,會中雙方肯定臺灣參與WHA的重要性。[56]

2020年7月30日,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逝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對於前總統李登輝的辭世感到痛惜,李登輝對日本與臺灣的親善關係與友好關係的增進做出重大貢獻,李登輝也一直對日本懷有特別的情意。他為臺灣建立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同時奠定日臺關係的基礎,許多日本國民對他懷有特別的親切感。對於李登輝辭世真的感到很遺憾,由衷祈祝他在天之靈安息。」[57]駐日代表處於8月3日設置追思處供日本各界追悼,包括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前首相森喜朗福田康夫、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文部科學大臣萩生田光一、沖繩及北方對策擔當大臣衛藤晟一日語衛藤晟一、國土交通大臣政務官佐佐木紀日語佐々木紀、外務副大臣鈴木馨佑日語鈴木馨祐、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內閣官房副長官杉田和博日語杉田和博西村明宏日語西村明宏、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以及多位參眾議員等日本政要前往致哀。[58][59][60][61]8月9日,前首相森喜朗和各黨派議員日語第201回国会等15人搭乘包機赴臺弔唁李登輝。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全部成員均已進行核酸檢測,確定呈陰性反應才能參加,並於當日往返。[62]森喜朗與同行成員訪臺時也會面總統蔡英文[63][64]9月18日,森喜朗再度率團赴臺參與李登輝的追思禮拜。森喜朗在會見總統蔡英文時表示,新任首相菅義偉託他務必轉達對蔡總統以及臺灣各界的問候,並說如果有機會,期待能與蔡總統通電話。[65]事後,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與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皆表示目前無通話安排。[66]

2021年

Thumb
2021年日本「東京鐵塔臺灣祭(東京タワー台湾祭)」,點亮代表中華民國國旗的紅、白、藍三色。[67]
Thumb
2021年3月,設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的「日台・心の絆」紀念碑。

2021年1月28日,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參議院接受質詢時直稱臺灣為「中華民國」,提及對於中華民國在去年1月因應防疫切斷與中國大陸之間往來的決策感到讚許。[68]

2021年4月2日,臺灣太魯閣號列車發生事故,造成重大傷亡,日本首相菅義偉、防衛大臣岸信夫、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均表示哀悼之意。[69][70]

2021年4月1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後的《聯合聲明》提及,兩人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同時也對香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權狀況深感關切;這是自1969年以來美日兩國領袖的《聯合聲明》首次提到臺灣,[71][註 2]引起對日本可能以軍事行動介入臺海紛爭自衛隊協防臺灣的聯想。20日,菅義偉回應該聲明「並不是以軍事介入為前提」,日本自衛隊不可能投入任何環繞臺灣的軍事突發事件。[72]22日,防衛大臣岸信夫提到臺灣情勢時表示,「若臺灣被赤化,情勢恐會發生嚴重變化」,並重申希望臺海兩岸的問題可以和平解決。[73]另據《共同通訊社》報導,日本政府已經開始討論臺海衝突爆發時,派遣自衞隊活動的相關法律運用。[74]

2021年5月5日,七大工業國組織在英國倫敦召開外長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首次直接提到臺灣,表示「我們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WHO活動與WHA,國際社群要能從所有夥伴獲利,包括臺灣抗疫成果」、「我們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75]

2021年5月27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進行視像會談,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76]

2021年6月4日,日本捐贈臺灣的124萬劑AZ疫苗運抵桃園國際機場,這是日本首度直接供應疫苗給海外。[77]6日,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與日本駐美大使富田浩司會面,並感謝日本捐贈疫苗予臺灣。[78]

2021年6月9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防衛大臣岸信夫與澳洲外交部長佩恩、國防部長達頓進行視像會談,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79]同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與立憲民主黨代表枝野幸男在朝野黨首會議提及借鑑防疫的國家時皆點名臺灣。[80]

2021年6月11日,日本參議院無異議表決通過要求各國同意臺灣從明年起參與WHA的決議案。[81]

2021年6月13日,七大工業國組織在英國召開領袖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82]

2021年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與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進行視像,他提及臺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必須加以保護,且呼籲要警惕中國和俄羅斯的侵略性,並對日本、美國等多國自1970年代以來採取的「一中政策」能否經得起時間考驗提出質疑。[83]

2021年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在東京的一場演講中表示,如果中國武統臺灣的話,日本政府將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所規定的「存亡危機事態」,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美日應一同協防臺灣[84]。6日,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什麼樣的情況適用行使集體自衛權,是通過綜合各種信息來客觀、理性地判斷的。」他不想評論麻生太郎的觀點。當被問及,麻生太郎觀點與日本政府是否一致時,他指這是一個「假設性問題」[85]防衛大臣岸信夫則說,什麼樣的事態會成為「存亡危機事態」,實際上將視發生的個別具體狀況進行判斷;麻生昨天發言,的確是日本政府的考量[86]

2021年7月13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2021年版《防衛白皮書》,內容首度明載臺灣局勢的穩定對日本的安全保障和國際社會的重要性。[87]

2021年7月21日,日本外務事務次官森健良日語森健良、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及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鐘建韓語최종건 (정치학자)在日本東京舉行會談,會議摘要指出美日韓三方在區域議題時強調維繫臺海和平穩定重要性。[88]

2021年9月22日,中華民國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稱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24日,CPTPP年度輪值主席國的日本表達歡迎臺灣申請加入,並表示與臺灣有共享的價值。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亦表示「我們視臺灣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我們共享根本的價值,像是自由、民主、基本人權及法治。」[89]

2021年10月1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參議院答詢時指出,臺灣是重要夥伴,期盼兩岸透過對話解決問題。[90]13日,對於台積電將在日本投資設立晶圓廠(日本先進半導體製造),岸田文雄表示對台積電這種大型民間投資等的協助,將納入經濟對策內。「期待可以提升日本半導體產業的不可或缺性及自律性,對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帶來很大助益。」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小林鷹之皆表示歡迎。[91]

2021年12月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參議院答詢時指出,一直以來日本始終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未來也將持續推動爭取相關國家的支持。10日,岸田文雄在參議院對於臺灣加入CPTPP表示,臺灣是共享基本價值及緊密經濟關係的極重要夥伴,臺灣為申請加入做了很多努力,日本對此表示歡迎。[92]

Remove ads

2022年

2022年2月11日,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進行會談,雙方重申共識「臺灣海峽的和平與安定是重要的」。[93]

2022年5月12日,七大工業國組織在德國召開外長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爭端,並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技術會議。[94]6月28日,在德國召開領袖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亦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95]

2022年7月8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9日,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在11日全國政府機關降半旗以感念安倍對臺灣的支持與貢獻[96]。11日,日本臺灣交流協會開設安倍晉三弔唁會場,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由日本駐臺代表泉裕泰、外交部長吳釗燮和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等人陪同前往悼念[97],同日下午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飛抵日本,由駐日代表謝長廷陪同至安倍晉三東京宅邸弔唁並與安倍親友一同至增上寺參加守靈與告別式,被視為1972年兩國斷交以來最高層級特使,對此總統府和外交部均表示為賴清德的私人行程。日本媒體在記者會向外務大臣林芳正提問「臺灣的副總統訪日,臺灣現職高官訪日實屬罕見,請您說說您的看法。」林芳正回答「有關你所說的人物,是為了參加前首相的喪禮以私人身分訪日。」其中以「你所說的人物」來指稱賴清德被批失禮。[98][99][100]

2022年7月22日,日本內閣會議批准2022年版《防衛白皮書》,其中有關臺灣局勢的記載頁數比去年版倍增。內容首度指出對臺灣局勢相關動向,將與國際社會合作,保持更密切關注。[101]

2022年7月27日,日本國會跨黨派團體「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的4名成員,即前防衛大臣石破茂濱田靖一,以及前副防衛大臣長島昭久日語長島昭久、參議院總務會副會長清水貴之日語清水貴之抵臺訪問。[102]

2022年8月3日,七大工業國組織外長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針對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臺兩岸局勢發表聯合聲明,重申該組織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立場,呼籲中國勿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同時提到各成員國的「一中政策」與「對臺立場」沒有改變,並鼓勵各方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以防誤解發生。[103]日本也對於佩洛西訪臺事件,以及解放軍環臺軍事演練發表回應

2022年9月27日,日本為前首相安倍晉三舉行國葬,中華民國由駐日本代表謝長廷、臺灣日本交流協會會長蘇嘉全、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代表政府出席。在獻花儀式中,日本以「臺灣」稱呼代表團。[104][註 3]

2022年11月2日,傳出將在日本大阪舉辦的2025年世界博覽會,臺灣只能以「玉山數碼科技株式會社」(Tamayama Digital Tech Co., LTD)名稱參展[註 4],館內也要求不能出現任何「臺灣」、「Formosa」的文字與圖樣。中華民國經濟部為此還編列4年20億新臺幣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朝野立委將首年預算4.1億凍結1千萬,並附帶決議,要求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須爭取以臺灣名稱參展。[106]

2022年11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泰國曼谷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前舉行雙邊會談,對於臺灣議題,岸田文雄重申「臺灣海峽和平與安定的重要性」,習近平則回應「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也不接受任何人以任何藉口干涉中國內政」。[107]18日,擔任中華臺北領袖代表張忠謀與岸田文雄舉行雙邊會談,張忠謀感謝日本在國際場合重申維持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請日本今後持續支持臺灣參與WH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CPTPP等各項國際組織與重要協定,岸田文雄表示將持續深化臺日間合作與交流,雙方並積極探索各項可能性。[108]

Remove ads

2023年

2023年4月5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洛杉磯,與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舉行會面。日本對於其後解放軍環臺軍事演練發表回應

2023年4月18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在日本召開外長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表示「我們重申臺灣海峽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敦促兩岸問題和平解決。G7成員在臺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包括所表明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未改變。」對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則強調「我們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包括WHA和WHO技術會議,國際社會應從所有夥伴的經驗中受益。」「如果國家性質並非必要條件,則做為正式成員參加;若國籍為必要條件,則以觀察員或來賓身分參與。」[109]5月20日,在日本召開領袖會議,會後發布的《聯合公報》重申臺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敦促和平解決兩岸議題並堅決反對以武力及脅迫手段片面改變現狀。[110]

2023年5月18日,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澳洲辦事處英國在臺辦事處加拿大駐臺北貿易辦事處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德國在臺協會、立陶宛貿易代表處、美國在臺協會發佈聯合新聞稿,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WHO,並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111]22日,日本在WHA表示「我們必須要借鑒良好的例子,例如臺灣,他們已經取得了公共衛生方面的極大成功,也要避免造成任何地理上的真空,不應該讓任何的區域落下,這樣才可以預防傳染病在全世界蔓延。」[112]

2023年7月23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井野俊郎日語井野俊郎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如果中國武力侵臺激發國際間猶如烏克蘭般地對臺灣支持,日本很可能會對臺灣伸援;對於以防衛裝備還是後勤的形式對臺支援,則取決於日本人民共識。[113][114]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啟動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排海作業,引發國際爭議。對此,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謝長廷26日表示「311地震後,世人對放射性的議題有些敏感,不過,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對身體有益,例如北投溫泉、日本玉川溫泉日語玉川温泉 (秋田県),因為兩地溫泉都有一種特別的北投石,含有微量,研究對健康有益……。」此說法遭嘲諷為「助日代表」。[115]9月2日,謝長廷重申,福島核廢水的處理已經過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檢驗,影響可以忽視;而過去臺灣農產品被中國拒絕進口時也是日本大力支持,而今換日本的水產品被抵制,是時候讓臺灣展現「善的循環」。[116]

2024年

2024年1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束後,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表示祝賀。15日,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臺灣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有緊密的經濟關係與人員交流,是極為重要的夥伴與友人。」對於上川陽子的祝賀引起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抗議,林芳正反駁「對於臺灣順利實施民主選舉,我國一直以來都表示祝賀」。[117]1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則回應,「我相信臺灣在共同擁有基本價值的經濟關係與人文交流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夥伴。有關臺灣的各種問題,需要透過和平方式解決,並且必須實現有助於這個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形式,此乃我國的基本方針,我相信這項方針今後都不會改變。」[118]

2024年2月7日,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訪問臺灣,並會見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臺北市長蔣萬安等,[119]以及前往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弔唁前總統李登輝。[120]

2024年2月26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與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在臺北舉辦的日本天皇誕生日慶祝酒會。報導指出是自1972年兩國斷交以來,首次有現任總統與副總統同時出席酒會。[121]

2024年4月3日,臺灣東部發生大地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X(原Twitter)以日、中文表示「在此對受害者表達誠摯慰問,也由衷希望所有在臺灣的朋友們都能夠平安」、「日本願協助臺灣任何必要的支援」。[122]5日,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宣布,提供臺灣100萬美元的緊急無償資金協助。日本民間也發起捐款活動,截至7日已募得逾1億8,000萬日圓[123]

2024年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峰會,會後發表聲明重申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在事實文件英語Fact sheet中提及臺灣對於太平洋島國發展的貢獻。11日,岸田文雄、拜登、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舉行三方峰會,會後的聲明再次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至關重要,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124]

2024年4月17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在意大利召開外長會議,會後發布的《共同聲明》表示,臺海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呼籲兩岸議題必須用和平方式解決。G7成員支持臺灣以觀察員、或來賓的身分,有意義參與非以國家身分為前提的國際組織,包括WHA、WHO技術會議。聲明另指出,G7成員對臺灣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包括現行的「一個中國」政策[125]

註釋

  1. 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以視像方式召開年度大會。
  2. 1969年,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與美國總統尼克森舉行會談後的《聯合聲明》提及臺灣對日本安全的重要。
  3. 日本將臺灣代表列為「地區」,在國家之後、國際組織之前。[105]
  4. 日文翻譯並非臺灣最高峰-玉山的Gyokuzan日語玉山 (台湾),而Tamayama日語玉山区是日本一處地名。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