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克蘭共產黨(烏克蘭語:Комуністична Партія України;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Украины)是蘇聯共產黨在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分支。1918年3月,蘇俄在《布列斯特條約》中被迫承認烏克蘭獨立。為此,烏克蘭的布爾什維克於1918年7月17日在莫斯科建立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主要創始人是老布爾什維克尼古拉·斯克里普尼克。1952年10月13日,該黨改名為「烏克蘭共產黨」。八一九事件後的1991年8月26日,烏克蘭當局禁止烏共活動。同月30日,烏克蘭當局正式取締烏共。最後一任領導人為斯坦尼斯拉夫·古連科。
Remove ads
歷任書記、總書記、第一書記
- 格奧爾基·皮亞塔科夫(1918年7月12日-9月9日,第一次)
- 塞拉菲瑪·格普內爾(1918年9月9日-1918年10月17日)
- 埃馬努伊爾·奎林(1918年10月23日-1919年3月1日,第一次)
- 格奧爾基·皮亞塔科夫(1919年3月6日-5月30日,第二次)
- 斯坦尼斯拉夫·科西奧爾(1919年5月30日-12月10日,第一次)
- 拉斐爾·法布曼(1920年1月23日-3月17日)
- 尼古拉·尼古拉耶夫(1920年3月23日-25日)
- 斯坦尼斯拉夫·科西奧爾(1920年3月25日-11月23日,第二次)
- 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1920年11月23日-1921年3月22日)
- 菲利克斯·科恩(1921年3月22日-12月9日)
- 德米特里·馬努伊爾斯基(1921年12月15日-1923年4月4日)
- 埃馬努伊爾·奎林(1923年4月10日-1925年3月20日,第二次)
- 拉扎爾·卡岡諾維奇(1925年4月7日-1928年7月14日)
- 斯坦尼斯拉夫·科西奧爾(1928年7月14日-1938年1月27日,第三次)
- 尼基塔·赫魯曉夫(1938年1月27日-1947年3月3日,第一次)
- 拉扎爾·卡岡諾維奇(1947年3月3日-12月26日,第二次)
- 尼基塔·赫魯曉夫(1947年12月26日-1949年12月16日,第二次)
- 列昂尼德·梅利尼科夫(1949年12月16日-1953年6月4日)
- 阿列克謝·基里琴科(1953年6月4日-1957年12月26日)
- 尼古拉·波德戈爾內(1957年12月26日-1963年7月2日)
- 彼得·謝列斯特(1963年7月2日-1972年5月25日)
- 弗拉基米爾·謝爾比茨基(1972年5月25日-1989年9月28日)
- 弗拉基米爾·伊瓦什科(1989年9月28日-1990年6月22日)
- 斯坦尼斯拉夫·古連科(1990年6月22日-1991年9月1日)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