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烏克蘭在歐洲歌唱大賽之歷年表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烏克蘭自首次在2003年參加歐洲歌唱大賽以來共參賽20次(最近一次在2025年),並贏得三次冠軍:2004年魯斯蘭娜的《狂舞》、2016年賈瑪拉的《1944》以及2022年卡盧什管弦樂團的《史提芬妮雅》,這使烏克蘭成為第一個贏得三次大賽的東歐國家。另外烏克蘭也負責主辦了2005年和2017年的大賽,兩次都在基輔。
![]() |
自2004年引入預賽賽制以來,烏克蘭是「五大國」以外僅存的唯一一個從未缺席決賽的國家(除未參加情形外)。[1] 截止至2022年,烏克蘭一共有八次進過前五名,分別有韋爾卡·塞杜奇卡(2007年)和安妮·洛拉克(2008年)奪得亞軍、茲拉塔·歐格涅維奇(2013年)收穫季軍、米卡·紐頓(2011年)的第四名和Go_A(2021年)的第五名。烏克蘭是大賽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擁有最多次前五名成績的國家之一,僅次於瑞典(11次)和俄羅斯(10次)。
Remove ads
歷史
烏克蘭在2003年首次亮相,他們派出奧歷山大·波諾馬廖夫以歌曲《再見》參賽,取得第14名的一般成績。
烏克蘭在隔年派出了魯斯蘭娜以她的歌曲《狂舞》參賽,結果以280分的成績奪得首勝,與獲得263分的亞軍塞爾維亞和黑山僅差17分。當年稍晚,魯斯蘭娜支持橘色革命並加入新總統的選舉聯盟,最終在選舉中贏得議員任期一年。
2016年,憑藉着賈瑪拉的歌曲《1944》,烏克蘭成為第一個兩次贏得大賽的東歐國家。盡管烏克蘭在兩方投票中均排名第二(俄羅斯贏得了觀眾投票,澳洲贏得了評審團投票),但總得分為534分,澳洲以511分排名第二,俄羅斯以491分排名第三。
因為與俄羅斯的持續衝突,烏克蘭在2015年和2019年兩次缺席大賽:
- 由於與頓巴斯戰爭有關的財政困難,烏克蘭廣播公司(NTU)只能放棄參加,但依舊轉播了2015年大賽。[2][3]NTU承諾會讓烏克蘭在2016年大賽回歸,最終在2015年9月16日確定並宣布參賽。[4]
- 2019年烏克蘭國家選拔賽《Vidbir》由瑪魯芙以《賽蓮之歌》獲勝。然而烏克蘭國家電視廣播公司(UA:PBC)要求任何潛在的參賽代表簽署一份合同,禁止他們在俄羅斯演出。冠軍瑪魯芙、亞軍Freedom Jazz、季軍童話樂團以及殿軍Brunettes Shoot Blondes均拒絕簽署合同,導致烏克蘭於2月27日退出大賽。[5]
2020年,Go_A在全國選拔賽Vidbir上獲勝,並準備以歌曲《夜鶯》代表烏克蘭,但大賽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取消,但他們立即就被內部挑選為隔年烏克蘭的大賽代表。Go_A最終以歌曲《噪音》在決賽中獲得第5名,從而獲得烏克蘭自2016年獲勝以來的第一個前5名成績。Go_A是觀眾投票的亞軍(僅次於最終獲勝者意大利),獲得267分,其中有五個國家給出最高分12分。 這首歌的歐洲歌唱大賽版於2021年5月24日登上全球Spotify每日熱門歌曲50名榜單中的冠軍,持續到6月1 日,並在5月27日這一周位居周榜榜首。[6]它在6月5日那一周進入了Billboard全球二百強單曲榜,排名第158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首在該榜單上榜的烏克蘭語歌曲。[7]
自2004年引入預賽賽制以來,烏克蘭是目前唯一一個保持100%預賽晉級率的國家。[note 1]烏克蘭每場比賽的平均得分為172分,如果包括預賽,則為298分。烏克蘭在比賽中的參與和成功被認為是該國不斷提升的軟實力和國際形象的因素之一。[8]
Remove ads
參賽者
以下為烏克蘭逐年在歐洲歌唱大賽的參賽紀錄與成績。[9]
1
|
冠軍 |
2
|
亞軍 |
3
|
季軍 |
X
|
選好參賽者但沒有參賽 |
†
|
即將參賽 |
Remove ads
投票記錄
截至2014年,烏克蘭的戰績總結如下:
主辦情況
Marcel Bezençon獎
Press獎
藝術獎 (根據往屆冠軍排序)
評論員和唱票人
Remove ads
片集
Remove ads
註解與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