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兀魯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兀魯伯(波斯語:الغبیگ,Uluġ Beg,1394年3月22日—1449年10月27日)一作烏魯伯格[1],幼名「穆罕默德·塔剌海」。是帖木兒帝國的蘇丹,也是一位天文學家。他是帖木兒的孫子,沙哈魯的長子。
生平
1409年起為帖木兒帝國撒馬爾罕地區的統治者。1420年在撒馬爾罕建造天文台,天文台中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象限儀。經過近30年觀測,於1447年編製成《新古拉干曆數書》(即《烏魯伯格天文表》)。該書包括太陽與行星的運動表和1018顆恆星位置表,是托勒密之後第一個獨立星表,達到了16世紀以前的最高水平。[2][3]兀魯伯還對數學和占星術等有研究。
1447年,其父沙哈魯駕崩後,兀魯伯繼位。相傳他根據占星預言,得知自己將被兒子殺死,於是就將其長子阿不都·剌迪甫('Abd al-Latif)放逐並計劃立次子阿不都·阿齊茲為嗣。[4]不料最後阿不都·剌迪甫在巴里黑反叛,囚禁了兀魯伯,並於1449年10月27日前往麥加途中派人處死了他。[5]
榮譽
1830年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海因里希·馮·梅德勒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風暴洋西部的一座環形山。
子嗣
阿不都·阿齊茲
阿不都·薩馬德
阿不都·賈巴爾
阿卜杜拉夫
阿不都·阿拉夫曼
阿不都·馬利克
阿不都·扎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