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筆記》[註 1]是晚清官員斌椿所著日記,記載了其同治五年(1866年)率使團考察歐洲等地的沿途見聞,共兩卷,約2萬字,為奉命之作,回國旋即進呈皇帝[2][3]。《乘槎筆記》描寫了意大利、法國、荷蘭等國的山川地理、政治經濟、風土人情等[2],內容涵蓋廣泛,對具體如交通工具、城市建築與布局、社會禮儀、娛樂活動、器具技術、貨幣制度等方面均有涉及[4]。《乘槎筆記》以第一人稱視角直接記載遊歷觀感,語言通俗,出版後,在上層洋務官員群體以及偏遠地區小軍官中都得以廣為傳閱[5]。《乘槎筆記》的局限性在於關注點主要停留在器物層面,面對西方各國的現代化,僅考慮到了對西方技術的引進,未涉及制度與文化,沒有對東方落後於西方的實質進行探討與深究[4]。
在當代,《乘槎筆記》可作為研究19世紀60年代西方各國社會狀況的第一手資料[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