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國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國志》,共五十一卷,北宋文人路振編撰紀傳體的國別體史書。
《九國志》原書為宋朝路振所撰,共四十九卷,寫五代十國時南方的吳、南唐、吳越、前蜀、後蜀、東漢(即北漢)、南漢、閩、楚九國之事蹟,君王傳記為世家、臣子傳記為列傳。[1]書未成而卒。路振之孫路綸補撰荊南高氏。治平元年上之於朝,詔付史館。後又有張唐英補撰《北楚》二卷,加上原書共為五十一卷,仍用「九國志」之名。[2]
原書久佚,清人邵晉涵在《永樂大典》中輯出此書,並據以校勘《舊五代史》等書。乾隆四十年冬天,邵氏離館南還,將輯本留與孔繼涵。隔年孔氏委請周夢棠對輯本作整理,重編為十二卷、列傳一百三十六篇,並在卷首補撰世家。[3]繆荃孫撰有《九國志校記》一卷,收入《藝風堂讀書志》,又有《九國志逸文》一卷,收佚文一百十三條。[4]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