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75K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龍巴士75K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大美督及大埔墟站的巴士路線[1]。
九龍巴士75P線則為75K線之輔助路線,但不途經大埔工業邨及大埔中心,祗於平日星期一至五上午由大美督開出一班單程前往大埔墟站。
Remove ads
歷史
- 1961年6月18日:本線投入服務,初時編號為25,往來大埔墟(位於靖遠街)及大尾篤(現稱大美督)。
- 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新界路線編號重組,本線改稱75線,並於假日加開新娘潭的特別班次(即275R的前身)。
- 1983年5月2日:配合電氣化列車貫通至大埔墟,本線改稱75K線。總站同時遷往大埔墟站。
- 1992年5月1日:本線與72K合併,路線改經大埔工業邨。
- 1999年2月1日:本線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 2002年7月20日:本線改為全空調服務。
- 2013年10月25日:開辦特別線75P,逢星期一至五早上由大美督單程開往大埔墟站,不經大埔工業邨及大埔墟,公眾假期除外。
- 2014年12月18日:75K線增設到站時間預報。[2]
- 2015年9月5日:75P線增設到站時間預報。[3]
服務時間及班次
- 75P
- 大美督開:
- 星期一至五:07:20
-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3:00-20:00可按需要而提供服務
Remove ads
收費
|
本線不設八達通轉乘優惠。
使用車輛
以前汀角路一帶只有本路線提供服務,長期都是以舊型巴士行走,早於1960年代已亞比安單層巴士開荒,1980年代改用重建車身的1949年至1950年代投入服務的丹拿A、1960年代丹拿C及F型短牛行走,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採用利蘭勝利二型。勝利二型退役後,改派1980年代中出產的巴士,如賓士O305、都城嘉慕都城型等)。1999年,開始加入空調巴士行走(採用富豪奧林比安11米)。然而自2002年起,改為全空調服務並改為使用富豪奧林比安12米及富豪奧林比安11米行走。自同年起,由於進智公交開辦與本線路線相近的專線小巴20B、20C,而且會自行調整上述兩線班次故意搶客,因此本線改派低地台空調巴士行走(曾派當時簇新的歐3引擎丹尼士三叉戟),但本線於平日的乘客仍然大幅流失,班次仍舊疏落及缺乏轉車優惠成為本線的致命傷。
現時用車包括6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均屬上水車廠。
Remove ads
行車路線
- 75K/75P
大美督開經:大美督路、汀角路、大貴街、大富街、大宏街、大發街、汀角路、大埔太和路、寶鄉橋、寶鄉街、廣福道、南運路及雅運路。
- 75P線依75K原有路線駛至汀角路後經完善路、大埔太和路、南運路、大埔公路—元州仔段、迴旋處、大埔公路—元州仔段,然後返回南運路75K原線,而不經有斜體字之路段。
大埔墟站開經:達運路、南運路、運頭街、鄉事會街、寶鄉街、寶鄉橋、大埔太和路、汀角路、大發街、大宏街、大富街、大貴街、汀角路及大美督路。

- 75K/75P
- 註:有#號之車站只限75P使用,且不停有*號之車站
Remove ads
客量
本路線主要為汀角路一帶居民提供接駁港鐵或其他對外巴士路線的服務,但汀角路一帶大部分是低密度的村屋,固定客量較低,而且本線受到班次頻密的小巴競爭,而且小巴亦提供不停站直達港鐵大埔墟站的服務,搶去了本路線的客源,因此本線客量僅屬一般。不過由於本路線深入大埔工業邨,有不少上班客會乘坐本線到工業邨一帶,而且在繁忙時間難以登上小巴,因此仍然出現頂閘的情況。至於假日,由於有不少市民到大美督郊遊,所以客量亦維持一定水平。[4]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