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
Remove ads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介紹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的締約情況,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態度。

Thumb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約國和正式批准的成員國
  域內簽約國
  域內正式成員國
  域外簽約國
  域外正式成員國

亞投行創始成員共有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1][2]。亞投行一般成員共有43個[3]

成員列表

截止2023年9月28日,亞投行成員國共有110個,其中域內國家48個、域外國家46個,簽約國16個[1][2][4]創始成員國共有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1][2]

以下列出亞投行各成員、參與日期、股份及投票權[4]

  表示域內國家

粗體表示創始成員國

更多資訊 國家/地區, 意向創始成員國 ...
Remove ads

各方對亞投行的態度

英國

2015年3月12日,英國申請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國[29][30],成為首個歐洲國家西方國家政經大國,具有指標性的示範作用[31],也因而遭到美國罕見地批評[32][33]。即使如此,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等重量級國家卻依然相繼跟進。在英國申請以後,作為西太平洋地區重要經濟體和美國的重要盟友- 韓國、日本與澳洲便備受關注。
2015年4月8日,《財經》報道指出,相比起來,對中國來說,英國的加入並沒有那麼出人意料。一位與英國政府接近的消息人士表示,雙方的接觸至少開始於2014年夏天,其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副總理馬凱訪問英國期間都有更多的溝通。據了解,中國對英國的加入一直保持樂觀判斷,認為從雙邊關係綜合考慮,英國是最有可能第一個加入的歐洲國家。[34]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2014年12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府提出加入亞投行的意願並獲得正面反應。中央政府正與其他意向創始成員國商討成立亞投行的各項細節[35][36]。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陳家強表示,特區政府已提交加入的意向書。
2015年3月29日,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劉怡翔代表香港加入中國代表團,出席29至31日在哈薩克阿拉木圖舉行的籌建亞投行第三次談判代表會議,參與擬定章程。當籌備工作完成後,便可確定香港是否以某種形式參與[37]
2015年6月29日,已開始簽署的《亞投行協議》上香港政府未獲得獨立成員身份、股份或投票權。[1]在北京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簽署儀式的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因程序複雜,香港參與亞投行的名義和方式仍有待商討。據悉,在亞投行成立後,才會處理香港加入的程序。不過亞投行協議已留有空間,可以讓香港等非主權地區可用非主權成員名義加入,故香港雖不能成為始創成員,將來仍能以單獨身份參加。香港特區政府消息人士形容,香港將來在亞投行的地位,會類似香港在世貿組織(WTO)的地位。香港加入亞投行成為會員,也需要出資,但金額估計有限,因為目前有多個國家地區排隊加入,會攤薄股本,故相信香港分到的股權極少,投票權也不高。[38]
Remove ads

日本

2014年5月4日,《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方面並未收到參加與否的聯絡,並分析指出,中國主導設立亞投行是為了對抗由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擴大中國在東南亞的經濟影響力。增長顯著的亞洲每年需要約8,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通過對加盟國融資,中國企業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關聯影響將可能進一步增強。《日本經濟新聞》也分析認為,中國提出設立亞投行的目的,表面上是進一步完善亞洲開發銀行的作用,但由於歷屆行長都由日本人擔任,因而中國有以此與其對抗的意圖[39]
2015年3月17日,在英國加入亞投行後,日本多次重申其「慎重態度」,表示不加入[40]
2015年3月20日,《悉尼晨鋒報》報導,日本首次表示不排除加入亞投行[41]。但是在申請截止前一天,即3月31日,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表示關於6月之前加入的報道不實,並不對當日是加入亞投行的最後期限感到困擾。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也表示,日本此時此刻「不可能」加入,並言中國尚未就各種亞投行的問題作出清晰解釋[42]
2015年4月9日,副首相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會見記者時,罕見地用10分鐘時間解釋了日本暫不加入亞投行的原因,並否認了傳說中日本將於6月加入的消息。麻生太郎表示,日本不加入的主要原因在於擔憂債務違約風險,而中國對日本的疑問完全不予解答,故不能加入亞投行[43]
2015年4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電視訪問中表示,將在七大工業國組織峰會上討論亞投行事宜,在仍有疑慮的情況下,加入不是好事。安倍還說,準備在印尼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會晤。對於亞投行,適當的管理很重要,若日本加入,將意味着一筆較大規模的投資。其他G7國家也有類似的擔憂,將在峰會上討論亞投行的問題,即使不加入,也能影響亞投行。此前據彭博社獲得的文件顯示,日本政府估計如果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日本將在該行獲得14.7%的股份,是第二大股東,僅次於持股28.5%的中國[44]
2015年5月22日,安倍晉三21日在東京表示,將在未來五年為亞洲提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投資」,規模達1,110億美元。包括提高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額度,以及日本政府提供的日圓貸款額度。安倍說,「我們需要將創新帶到亞洲的每一個角落,亞洲容不下廉價的、低質量的投資。通過自有的融資渠道,將亞行的貸款額度提高50%。並支持將亞行現有的1,530億美元的法定資本進一步提高。」安倍對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隻字未提,但日本此舉仍被視為對中國在亞洲擴大投資而提升影響力的一次反擊[45]
2017年上半年,日本官方頻頻向中國及其主導的亞投行示好。日本共同社於五月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BSJapan電視節目中就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事表態稱,「一些疑惑點消除之後,願積極探討日本加入亞投行」。5月17日,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代表日本政府前往北京市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率先向習近平主席呈上了安倍晉三的首相的親筆信以示友好。[46]二階本人在4月下旬接受媒體採訪時即表示日本「有可能」加入亞投行,而在參加中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二階又積極表示「日本政府應該早日下決心加入亞投行」。[47][48]
Remove ads

北韓

2015年3月31日,鳳凰財經根據俄羅斯衛星廣播電台報道,北韓曾表示願意加入亞投行,但因無法提供其經濟金融市場狀況的詳細信息 - 而這是加入的必要條件之一,所以被中國拒絕。援引中國外交界人士說,北韓駐北京大使館的高級官員在2月表達了加入亞投行的意願,但中國的拒絕毫無迴旋餘地[4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就此問題表示不知情[50]
2015年7月2日,日本《共同社》報道,北韓智庫「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的所長金哲2日在平壤接受共同社採訪時表示,北韓對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抱有興趣」。北韓迄今未就亞投行正式做出表態。金哲表達了其個人看法,認為國際社會對亞投行的關注「顯示出了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他表示希望亞投行「成為能真正為亞洲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銀行」,期待亞投行能有助於促進北韓的基建投資、解除由美國主導的對北韓金融制裁。[51]
Remove ads

中華民國

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正式開幕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先行會面[52],蕭萬長當面表達台灣希望加入亞投行的意願,在場作陪的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願意聽取台灣方面意見[53],並表示加入亞投行「當然有機會」,但尚未接到申請[54]
2015年3月30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召開國安會議並決定申請加入,將交由財政部擬定台灣的參與意向書,經行政院核定後,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陸委會)請大陸國台辦提交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55]。次日,台灣改為同時向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與國台辦遞交意向書[56][57][58]。有鑑於海峽兩岸當前特殊政治關係,台灣所使用的名稱受到關注,總統馬英九強調台灣將積極參與由中國大陸力推的亞投行,惟需要解決名稱問題[5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王毅便表示,台灣加入的名稱,將依照國際慣例。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就關於台灣申請參與,表示應該避免出現「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50]
2015年3月31日,中國國民黨立委丁守中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院長毛治國時,詢問將用何種名義加入亞投行,毛治國僅回應「中華民國會是最好的選項。」不過丁守中認為,加入亞投行,比加入的名稱重要一千倍,強調加入才是最重要的。[60]
2015年4月1日,台灣民主鬥陣成員吳崢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表示應避免出現「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問題,而且表明如果台灣要申請加入,就是要按照他們的規則來玩,就是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框架,不是中國國民黨所說的「一中各表[61]
2015年4月1日,美國兩架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因「機械故障」請求降落台南空軍基地,時值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的隔天,備受關注甚至陰謀論四起,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永樂說,美方評估所有狀況後,認為迫降台南最符合安全考量,並無藉由軍機迫降來傳達政治訊息[62]
2015年4月13日,國台辦證實香港中評社的報道,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表示,台灣未能成為意向創始成員,但未來仍可成為新成員。國台辦表示,願意繼續聽取各方面意見,以妥善解決台灣參與亞投行的問題。相信今後在協商制定章程時,會正面考慮台灣參與的問題,並為台灣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找到辦法[63]。同日,台灣中央通訊社報道,行政院長毛治國率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財政部長張盛和、外交部長林永樂、陸委會主任委員夏立言行政院秘書長簡太郎拜會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王金平並邀朝野立法院黨團幹部一起到場聆聽報告。會後由王金平代表發言表示,台灣希望成為創始成員,現在看來無法落實。創始與普通成員的權利義務完全沒分別,只差在創始成員可參與討論章程,故一致認為台灣應繼續爭取成為普通成員[64][65][38]
2015年4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美國華盛頓表示,台灣作為經濟體,當然有很大機會作為新成員加入亞投行。至於用什麼名稱,朱光耀說兩岸仍在協商。並同時表示,亞投行將與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推動經濟發展[66]
2015年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中表示,國民黨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21世紀是和平跟合作的世紀,經濟發展不能局限自己,也不能獨善其身。台灣經濟人口規模雖小,但在創新和產品開發上能在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投行、一帶一路和東盟提出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中發揮更大作用[67]
2015年6月30日,財政部表示,身為亞洲開發銀行成員,將爭取以此身份申請加入,以各方所能接受的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為底線,不接受「中國臺北」(Taipei,China)等名稱。陸委會強調,中華民國主權國家,亞投行協定中第三條第三款中所提的「不享有主權或無法對自身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申請方,應由對其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銀行成員同意或代其向銀行提出加入申請」,與政府申請無關,絕對不適用於中華民國。[38]
2016年4月12日,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張盛和表示,因亞投行行長金立群一再表示:「台灣非主權國家,依據亞投行協定第三條第三款之規定,必須藉由中國大陸財政部代為申請,此一規定為全體創始會員國共同決定,並非中國大陸單方面決定」,由於此要求有損台灣尊嚴,拒絕以此方式入亞投行,台灣入亞投行實質破局。[68][69]
Remove ads

美國

2014年6月30日,美國阻撓韓國加入亞投行[70],並透過美國駐韓大使館韓國政府通報美國對其加入一事「深感憂慮」,並明確談到韓國加入亞投行,會導致韓美長久積累下來的友邦互信受到影響。
2014年10月24日,澳聯社報導,美國一直警告澳洲要「小心這個銀行」,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曾親自要求澳洲總理托尼·阿博特不要參與[71]
2015年4月1日,意向創始成員國申請結束,亞投行獲得超出預料的60個國家與地區申請,佔世界半數以上人口。美國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受訪時認為,美國在此一事件犯下巨大戰略失誤導致威信嚴重減損,早在中國提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改革案時就應該有警覺世界輿論的變化,並加速通過,然而美國國會卻以杯葛回應,聯邦政府也順勢擺出強硬姿態,幾乎等於掉入陷阱[72]
2015年4月20日,前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3月在接受訪問時說道,美國在亞投行的問題上犯了錯誤,應該表達想與中國合作,向亞投行在國際標準上提供想法和支持,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也未嘗不可[73]
Remove ads

加拿大

2016年8月31日,加拿大財政部長比爾·莫諾宣布,加拿大將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74]莫諾指其尋找為人們創造希望和機會之方法,認為加入亞投行能達成此一目標。[75]

2023年6月14日,於亞投行擔任全球通訊主管的畢加博(英語:Bob Pickard)呈交辭職信,指該銀行由共產黨員主導,並不認為加入亞投行符合我國的利益。[76]加拿大財政部長方慧蘭表示,加拿大政府將立即停止所有政府主導的銀行活動,她已指示財政部立即對提出的指控以及加拿大參與亞投行的情況進行審查,不排除在審查完成後會產生任何結果,並認為民主國家必須清楚威權政府行使影響力的方式。中國駐渥太華大使館回應,「亞投行『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說法純屬謊言」。[77]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