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齊語
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齊語、或阿齊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是生活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亞齊特別行政區的土生亞齊人的語言[1],同時也隨着亞齊人的後裔遷徙至馬來西亞,因此馬來西亞的吉打州等地也有分布。[2]
分類及相關語言

亞齊語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下的一支,與亞齊語關係最密切的是占語、馬來語、米南佳保語、蓋奧語和巴塔克語。[2]
語音

亞齊語的音韻系統如下:
大部分元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元音,但央元音的三個元音對應只有兩個鼻化元音。元音/ʌ/嚴格上也不是央元音,但出於排表方便以將它排在央元音的位置。相似地,元音/ɨ/實際代表後元音[ɯ]。[1]另外,除了上述的單元音外,亞齊語也有五個雙元音,每個也對應有鼻化元音:[3]
- /iə ɨə uə ɛə ɔə/
- /ĩə ɨ̃ə ũə ɛ̃ə ɔ̃ə/
/s/為舌端齒音。
Remove ads
書寫系統

以前會用爪夷文來書寫亞齊語,但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目前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另外還有4個衍生拉丁字母,分別是:é,è,ë,ö和ô。[1][4]
方言
目前學界對於亞齊語的各種方言尚沒作完整研究。但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0種方言,分別是Pasè、Peusangan、Matang、Pidië、Buëng、Banda、Daya、Meulabôh、Seunagan和Tunong方言。[5]
在這10種方言中,與其他方言有明顯差異的是Buëng、Banda和Daya方言,特別是Daya方言。如果作完整研究的話,這些方言有可能會列為不同的語言。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