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亞洲電視欠薪及不獲續牌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亞洲電視欠薪及不獲續牌事件源於2014年9月5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通訊事務管理局通知亞洲電視「建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不為免費電視牌照續期」的消息。其原因在2014年亞視屢次出現欠薪,主要投資者王征拒絕再注資,令亞視面臨財政危機、發薪出現問題。[1][2][3]最終,2015年4月1日,香港政府時任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蘇錦樑決定不予亞視續牌,亞視已於2016年4月2日正式停播。
時序表
註:此時序表只列出「亞洲電視欠薪及不獲續牌事件」中的重要事件,並非全部事件。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起緣
2014年4月22日,查懋聲及查懋德聲稱被亞視拖欠2億9,100萬元,採取入稟行動。[4]6月29日,亞視董事局通過決議,借出二億九千萬元還款給查氏兄弟。[5]同月30日,亞視向員工聲稱受清盤案件影響,銀行帳戶均被凍結,無法及時發放六月份的薪金。[5] 7月初,獲主要投資者王征和黃炳均妻子在內的盛氏家族提供資金,亞視向二億九千萬元還款給查氏兄弟,暫將銀根問題解決。[5]9月5日,通訊局通知亞視「建議行政長官不為免費電視牌照續期」的消息,主要投資者王征停止注資。[6]
10月7日,亞視深夜發表致員工聲明指,公司目前的賬面餘額不足以支付9月份的工資薪酬,正與股東及可能借款方溝通。[7]10月16日,勞工處向亞視發警告,要求盡快支付拖欠員工薪金。[8]10月23日,亞視向約900名員工支付拖欠的9月份欠薪,資金來自大股東黃炳均及王征,亞視會盡快發放延遲支薪的利息。[9][10]11月初,獲黃炳均提供資金,亞視如期向員工發放10月份薪金。11月25日,亞視股東蔡衍明要求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接管亞視一案續審中,蔡衍明委任的資深大律師蔡源福透露,通訊局於9月就亞視續牌初步建議不續牌,亞視去年淨虧損達3.78億港元;而王征於8月停止注資,11月初向亞視追討10億港元,否則申請亞視清盤。[6]
持續欠薪
12月初,亞視再度拖欠員工薪金。同月8日,蔡衍明要求委任獨立監管人入董事局並要黃炳均出售股份一案勝訴,法官指王征操控亞視,致通訊局建議不續牌。法官下令委任獨立監管人,黃炳均須出售Panfair所持的10.75%亞視股份予第三者;黃炳均、王征輸堂費,盛品儒則須承擔亞視因王征違規操控而遭通訊局懲罰的100萬元。[11][12]同月13日,執行董事葉家寶承認亞視未向約700名員工發放11月份薪金,涉款1,500萬元。[13][14][15]同月17日,新聞部發出最後通牒,計劃在員工按法例被遣散當日,即1月1日停止運作。[14]同月22日,勞工處介入事件,派人到亞視提供協助,為員工進行登記,並向亞視發出警告信,有員工指公司內部士氣低落。[16][17]葉家寶引述王征及黃炳均表示不會再注資亞視,指「盛家過去五年已注資超過二十億港元,差不多已完成歷史使命」。[18][19]新聞部向管理層發出公開信,如12月31日仍未發放工資,僱傭合約會被視為「變相解僱」,新聞部將不能保證元旦起提供正常新聞採訪,「為公眾帶來不便,亦非新聞部所願」。[20]同月23日,高等法院委任德勤合夥人黎嘉恩及何熹達擔任亞視經理人,加入董事局,為公司尋找行政總裁人選。[21]同月24日,德勤召開記者會,希望有「白武士」投資亞視;亞視同日下午召開董事會,委任德勤黎嘉恩及何熹達成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22][23]同月29日,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表示會向員工發放11月一半薪金,使用約600至700萬元,約1月5日才發放餘下一半薪金,但如果在2015年1月1日未能發放餘下的工資,仍然等於變相解僱員工;而新聞部編輯主任羅佩瓊指元旦起新聞部會縮短新聞時間。[24][25][26]勞工處勞資關係科高級勞工事務主任李志聰表示,亞視欠薪問題抵觸僱傭條例,屬於違法,若有足夠證據,勞工處將提出檢控,目前正等候律政司意見。[27]同月30日,亞視員工收到11月份的一半薪金,新聞部編輯主任羅佩瓊明言拒絕接受「發半薪」安排,將在元旦日離職。羅佩瓊又指已建議下月起縮減約三分一新聞時段,較側重國際新聞,縮減本地新聞。[28][29][30][31][32]
Remove ads

2015年1月1日,亞視因資金緊絀而拖欠員工薪酬,節目播映受到影響,取消播出新聞節目《亞洲早晨》、《ATV焦點》、《新聞簡報》、《普通話新聞》、《Sports@TV》等。原時段改為重播《爸爸兩邊走》、《香港百人》等劇集與資訊節目。同時縮短《理財博客》及其餘粵語及英語新聞播放時間,改為播映《ATV 這一家》,報導亞視欠薪、放盤消息,及重播劇集。黃金時段外購劇集改以重播劇集代替播映,重播《計中計狀元財》、《萬家燈火》及韓劇《鄰居冤家》。[4] 同月7日,亞視發放11月份的餘下半份薪金,但未能確定何時發放12月的薪金。[33][34][35]同月13日,亞視管理層以「解燃眉之急」為由,單獨約見員工並遊說員工簽下承認向大股東黃炳均名下公司昌興物料(國際)有限公司借錢的收據,一經簽署可獲發一張等同12月份薪金的支票,離職須立即還錢。[36]同月23日,亞視旗下亞洲會製作《萬眾同心撐亞視》義演,晚上19:30-23:25於本港台及亞洲台同步現場播放,設立熱線供市民「加油」,希望各界相助亞視,出席藝人包括朱慧珊、蔡國威、劉錫賢、黃集鋒、宮雪花、亢帥克、李龍基、陳嘉桓、張崇基及張崇德、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now TV派出梁思浩和李麗蕊上演《娛樂審死官》,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拍攝打氣片段,無綫派出數十名藝員錄製片段,包括郭晉安、蔡少芬、王祖藍、鍾欣潼、周柏豪、陳法蓉、劉丹、錢嘉樂和陳凱琳等。[37][38][39][40][41]同月26日,亞視經理人德勤協助黃炳均出售10.75%股權招標截止,德勤指收到數份投標建議書,需一至兩星期詳細審閱。[42][43][44][45]同月30日,亞視向月薪2.2萬元以下的員工發放12月份全數薪金,佔亞視600多位員工總數八成。[46]2月2日,第1批亞視前員工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部分人跟亞視和解,2月15日會獲發欠款。[47][48]同月10日,有人於香港討論區圖文並茂指出網絡公司易租站(ecrent.com)與王征及黃炳均「簽文件」,易租站回覆時確認事件,但「暫不方便提供詳情」。[49][50][51]同月11日,德勤合夥人黎嘉恩公佈有3人投標收購黃炳均的股權,均有意購入50%以上股權,但主要債權人王征不滿三人出價,仍在商議。[52]亞視召開記者會,執行董事葉家寶表示名媛趙曾學韞會發起「一人一股救亞視」行動,呼籲亞視支持者投股認購10.75%股權。[53][54][55][56]同月12日,第2批亞視前員工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欠薪,大部份人事前和亞視達成和解,15名前員工只有兩人上庭。[57]
月中,亞視向多方出售近600套粵語、國語、潮語長片,包括中聯公司及光藝製片近300套出品,合計賣出約900小時,包括《難兄難弟》、《十兄弟》及白雪仙演出作品等。300套長片由無綫以近700萬元購入,包括李小龍未成名時的及楚原和秦劍執導的作品,部分因年代久遠出現損壞;300套落入神秘買家手中,部分則捐予「電影資料館」。[58][59][60][61]同月17日,亞視於下午向鄧成波出售位於荃灣的農地,涉及約一千萬元;亞視亦變賣在惠州和增城的5套物業。[62][63][64][65]亞視以近500萬元向蕭定一旗下的中國3D數碼娛樂有限公司出售1977年至1981年由蕭若元創作的29套電視劇「永久版權」,包括《大地恩情》、《大內群英》系列、《大丈夫》、《鱷魚淚》、《天蠶變》、《天龍訣》、《太極張三豐》及《浮生六劫》,集數合共1067集。[62][66][67][68][69][70][71]無綫以1000萬元買入2000小時,相等於約80套武打劇集香港地區及獨家海外播映權,包括張家輝及甄子丹等昔日舊作《洪熙官》、《中華英雄》及《精武門》等,亞視仍可播出有關劇集。[72][73]葉家寶諮詢律師及會計師後指「一人一股救亞視」過程複雜,決定「不再積極推行計劃」。[53][54][55]亞視內部員工表示製作部助理副總裁冼偉智透過堂兄冼國林名下財務公司「第一信用財務」向亞視全職員工免息借貸一萬元過年,而借貸與亞視並沒有任何關係,冼偉智亦不涉及任何金錢利益。[74]同月18日,亞視透過賣地及賣斷節目版權,在大除夕向所有員工支付1月份薪金和部分員工的12月份欠薪,並在2月18日期限前向通訊局繳交約一千萬的第1期牌照費。[75][76]
Remove ads
3月初,透過變賣資產,亞視如期向員工發放2月份薪金。同月11日,《中國證券報》指創業板上市公司皓文控股擬購入亞視逾半股權,皓文控股晚上證實有意收購亞視,惟只是初步階段,如有屬實,則須進行集資活動。[77]同月17日,亞視繳交第2期牌費限期前夕,無綫與霍士娛樂以700萬元購入亞視500小時非武打劇集香港地區及獨家海外播映權,包括《再見艷陽天》、《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系列、《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影城大亨》及《縱橫四海》等,亞視仍可播出有關劇集。[72][73][78]
3月26日,《財新網》刊登王征專訪,王征形容亞視命運「氣數已盡」。王征表示,於2013年8月通訊事務管理局裁定他干擾亞視日常營運後,家族內部已決定不再支持亞視,尋找接盤人;但最後一名「白武士」於3月21日回絕出資拯救亞視,他決定放棄最後的掙扎,58年歷史的亞洲電視很可能於3月底關閉。[79][80][81][82][83][84]亞視發表聲明澄清,指「王征並未說過亞視『氣數已盡』,而一直為亞視的戰鬥精神和市民的支持而感動」;執行董事葉家寶則重申現時的運作一切正常,指王征並未說過亞視「氣數已盡」,不相信亞視會於月底倒閉。[80][85][86]
3月31日,亞視於《六點鐘新聞》單方面宣佈大股東黃炳均及主要投資者王征將旗下控股權轉讓予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並將豁免亞視所欠的大部分債務。交易尚需得到法庭同意,並需得到通訊局批准。[87]4月1日,香港電視網絡在早上發出澄清公告,指王維基並未與王征達成股權轉讓協議。[88]亞視經理人德勤會計師行於下午2時突然召開記者會,宣佈成功為亞視找到投資者。雙方於該天早上簽訂買賣協議條款書,在亞視成功續牌後收購大股東黃炳均手上五成二股份,以及亞視欠王征的債務。德勤黎嘉恩指出條款書會在一個月內簽正式買賣合約,之後繼續申請復牌程序;但必須成功續牌才可完成買賣。雙方簽訂的買賣協議條款書印有一間名為「AID PARTNERS」的公司信頭,黎嘉恩指出買家是一家香港人持有的公司(並非香港電視網絡),簽署後會注資支薪。[89][290]
由於亞洲電視的香港免費電視牌照於2015年11月30日屆滿,香港政府本應於2014年11月由行政會議宣佈決定,但一再拖延。香港政府行政會議於2015年4月1日下午召開特別會議,商討亞視續牌事宜,並決定不續牌予亞視;同日傍晚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宣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亞洲電視的現有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通訊局按照廣播條例給予12個月的通知期,故亞視可以提供免費電視服務多12個月,至2016年4月1日正式結束免費電視廣播[90]。亞洲電視聲明指出,在投資者已落實的情況下,政府仍不續牌,亞視對有關決定表示意外和憤慨,亞視將繼續抗爭,並不排除採取法律手段。[91][92]
不獲續牌之後
4月2日,透過變賣資產,亞視如期向員工發放3月份薪金。[93]同月13日,香港電視網絡建議租用亞視模擬本港台及數碼11台頻道,每日播放4小時港視節目,廣告收入五五分賬,每月亞視另外獲得最少500萬元收入;港視要求亞視在4月20日下午5時前回覆,亞視稱保持開放態度。[88][94][95]同月20日,香港電視網絡回覆期延長至4月27日下午5時,葉家寶反建議港視將保底費加一倍至1000萬港元,租用時數則減至1每天3個小時。[88][94][95][96]同月27日,香港電視網絡發出公告指有關租用亞視頻道播放節目建議在下午5時正式作廢。[97]5月7日,透過銷售節目和廣告,亞視於下午5時以現金支票形式向員工發放4月份薪金。[98][99]
5月21日,《香港蘋果日報》刊登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專訪,表示「若再沒有股東或投資者注資,最壞情況下將於亞視58周年台慶日(5月29日)舉行紀錄片節目並正式光榮結業」。[100][101]同月22日,葉家寶澄清亞視5月29日結業是誤會,強調說法只是若亞視可在台慶日結業也「不錯」,純屬假設;董事會及管理層盡最大努力,令亞視可以繼續營運。[102][103][104]同月29日,亞視於台慶日以自動轉帳方式向全體約500名員工發放5月份的薪金,是亞視數月來再次能在月底前發薪。[105]
再現生機
6月12日,亞視舉行「58週年員工盆菜宴」,執行董事葉家寶結上象徵亞視前景一片光明的橙白領呔,並多謝五百多位員工堅持不放棄。葉家寶宣佈新投資者於6月11日成功與股東簽署買賣合約,買入黃炳均持有的52.41%亞視股份。他指新投資者承諾「大做亞視」,期望3年打造亞視成「亞洲文化傳媒集團」。[106][107][108][109]7月3日,亞視員工於下午陸續收到公司以現金支票形式發放的6月份薪金。[108][110]8月7日,新投資者注資亞視,亞視以現金支票形式發放的7月份薪金。[111]
再陷欠薪危機
9月9日,亞視管理層舉行記者會,執行董事葉家寶、高級副總裁劉瀾昌、副總裁劉建城、新任營運總裁馬熙及亞視•中國廣東省董事長何子慧出席。葉家寶宣佈中國文化傳媒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購入黃炳均52.41%的股權,其中41.66%完全交易成功。[114][115]同月15日,亞視向大部份員工發放8月份薪金,尚餘包括葉家寶在內的20多位高級管理層未發放薪金。[113][116]同月16日,亞視向20多位高級管理層發放8月份薪金。[113][116]同月24日,亞視舉行員工大會,管理層承諾會準時支薪。執行董事葉家寶未有出席,但強調「現階段所有欠薪問題已解決,自己已竭盡所有方法確保員工獲取工資」。[117]
9月29日,亞視加開兩條頻道獲通訊局批准,葉家寶預料10月將陸續轉換頻道;營運總裁馬熙預料10月調整員工薪金。[118]
10月2日,葉家寶被控拖欠員工薪金案在沙田裁判法院開審,葉家寶對102項票控均不認罪,得到近300名亞視員工撰寫公開信支持。[119]同月9日,葉家寶獲聘為協盛協豐控股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即日生效。[120]11月27日,葉家寶被指疏忽或縱容亞視拖欠24名員工薪金及超時津貼被裁定其中100項欠薪罪罪成。[122]12月2日,執行董事葉家寶疏忽或縱容導致亞視欠薪到區域法院應訊,幾十名親友到場聲援,葉家寶被判罰15萬元。葉家寶表示「不明白為何一名受薪員工要負刑責」,但接納法院判罰,須於兩個月內繳交。[123][124]
11月14日,亞視兩次未能在限期前繳交罰款,被通訊局罰款7萬元。[121]12月6日,亞視因欠交差餉和地租,遭政府入稟追討兩年合共7個季度約924萬元的欠款及額外利息。[123]同月7日,亞視收到投資者借貸資金,向超過一半員工發放11月薪金。[125][126][127][128][129]葉家寶於晚上九時發佈以「辭去執行董事職務」為題的網誌,以不能再「以身試法」為由,辭任龍維有限公司於亞洲電視董事會代表董事的職務;及向亞洲電視董事會辭去亞洲電視執行董事的職務,但留任高級副總裁。[125][126][127]同月8日,原定錄影的《第27屆ATV2015亞洲小姐競選》射擊節目因財困問題取消。[129][130][131]同月15日,亞視未在10月31日或之前提交「2014會計年度審計帳目」,通訊局決定向亞視施加罰款10萬元,限期後每周罰款1萬元直至亞視提交帳目為止。[132]月中,葉家寶辭任高級副總裁,12月25日開始離職前休假。[133][134]
受影響製作
- 2015年1月1日開始:
- 取消播出星期一至六《亞洲早晨》。原時段改為06:30-07:30重播《爸爸兩邊走》(2月11日起重播《唐伯虎三戲秋香》)及07:30-08:30重播《香港百人》(3月2日起重播《豪門》),另外星期一至五08:30-08:45改為播映《ATV 這一家》(1月2日及5日分別改為重播《ATV每日一歌》及《ATV焦點》而除外);《亞洲早晨》於8月1日起復播。
- 取消播出廣告時段內的《新聞簡報》。
- 縮短《六點鐘新聞》播放時間至20分鐘,而騰出的時間改為18:45-19:00重播《香港百人》(1月1日及2日、1月23日至2月8日播出《ATV每日一歌》;2月9日至3月8日播出《開心詞堂》;3月9日起播出《草本茗家》)。
- 星期一至五的《夜間新聞》維持在22:30-22:55播出。而星期六、日的《夜間新聞》改於23:15-23:40播出,而騰出的時間23:40-23:50改為播出《ATV每日一歌》。
- 2015年1月2日開始:
- 縮短《理財博客之投資多面睇》播放時間至45分鐘,而騰出的時間改為13:45-14:30重播《再造繁榮》(1月2日則播出《回首2014 - 全球風雲》)。
- 2015年1月3日開始(星期六、日):
- 2015年1月5日開始:
- 亞洲劇場(19:30-21:00)《非緣勿擾》播映完畢,外購劇集改以重播劇集代替播映,即日起本港台《計中計狀元財》延至20:00結束,而晚上20:00-21:00時段再次重播《萬家燈火》
- 不少自製節目停止製作,停播《星動亞洲》、《亞洲政策組-政改點樣改》。本港台15:35-16:00重播《親親 親人》,21:00-22:00重播韓劇《鄰居冤家》。
- 《國際財經視野》刪減播映次數,只於星期一至五22:00-22:25播映,08:45-09:15時段重播《亞視百人》。
- 停止播映《ATV焦點》,改為製作《ATV 這一家》,於星期一至五08:30-08:45、18:35-18:45、10:55-11:00播映,報道亞視最新進展,匯報亞視欠薪、放盤消息,亦有員工打氣環節,由蔡國威和劉錫賢主持。
- 取消在畫面右上角長期顯示節目名稱。
- 取消非黃金時段的節目預告。
- 2015年1月10日開始(星期六、日):
- 2015年1月17日開始(星期六):
- 於21:30-22:30播映的自製節目《高志森微博》改為重播舊節目。
- 2015年1月23日:
- 2015年2月5日至17日期間:
- 2015年2月7日開始(星期六):
- 重播節目《陌生的故鄉 - 澳洲華人剪影》,於22:30-23:00播映。
- 2015年2月26日開始:
- 重播劇集《計中計狀元財》播映完畢,改以重播劇集《女神辦公室》(19:00-19:30)及《婆婆來了》(19:30-20:00)。
- 2015年3月1日開始(星期六、日):
- 自製節目《Sports@TV》恢復製作,於23:00-23:13播出。
- 2015年3月9日開始:
- 於星期一至五23:35-23:50播映新節目《環遊世界》,並於08:30-08:45重播。
- 2015年3月9日至13日期間:
- 2015年3月15日開始(星期日):
- 重播節目《肥媽老友記》,於21:30-22:30播映。
- 2015年3月18日:
- 2015年3月29日開始(星期日):
- 重播節目《肥媽老友記》,改於22:00-22:30播映。
- 2015年4月6日:
- 《國際財經視野》於23:35-00:05播映最後一集。
- 2015年4月7日開始:
- 2015年4月12日開始(星期日):
- 2015年5月18日至7月31日期間:
- 2015年7月5日開始:
- 2015年7月24日開始:
- 播放或轉播4:3的節目時,寛屏信箱都取消畫面框外綵帶,改版成傳統的黑邊。
- 2015年7月30日開始:
- 2015年8月1日開始:
2016年2月1日起,再度取消播映《亞洲早晨》、《十二點半新聞》、午間《經濟快訊》及午間《天氣報告》。同月6日起,更取消播映《六點鐘新聞》及《夜間新聞》,但保留《當年今日》、《體育快訊》、晚間《經濟快訊》及傍晚《天氣報告》,但此舉勢違免費電視牌照中「須於每晚6時至午夜12時提供兩節不能少於15分鐘的新聞時段」規定。2月20日起《六點鐘新聞》及《夜間新聞》恢復播映。
2015年1月1日起,亞視新聞部決定即日起停播《普通話新聞》。原時段國際台改為17:30-18:00播出《奇幻寶貝》。
2015年5月1日開始,停止播放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中國新聞》、《新聞30分》和《新聞聯播》(亞視以「中國新聞報道」為節目名稱)。
2016年開始,由於大部分外購節目版權已到期,加上未有資金購入新的節目,國際台大部分時間均為重播以英語配音的廣東話節目如漫遊嶺南綠道、嶺南尋根之旅、企業新領域、暢遊廣東144小時、尋找他鄉的故事等節目。
- 2015年1月1日開始:
- 取消播出星期一至六《亞洲早晨》(與本港台聯播)。原時段改為06:30-07:30重播《爸爸兩邊走》及07:30-08:30重播《香港百人》,另外星期一至五08:30-08:45改為播映《ATV 這一家》(1月2日及5日分別改為重播《ATV每日一歌》及《ATV焦點》而除外)。
- 縮短《六點鐘新聞》播放時間至20分鐘,而騰出的時間改為18:45-19:00重播《香港百人》(1月1日及2日則播出《ATV每日一歌》)。
- 取消播出《亞視普通話新聞》(與國際台聯播),下午17:30-18:00改為重播旅遊節目《開心到鎮》(1月1日直播《高清賽馬直撃》及1月2日則播出《回首2014 - 財經要覽》),原亞洲台重播時段(20:00-20:30)改為重播《亞視百人》(1月1日及2日分別播出《回首2014 - 全球風雲》及《回首2014 - 兩岸經緯》)。
- 2015年1月2日開始:
- 2015年1月3日開始(星期六、日):
- 原定星期日節目《我要上ATV春晚》取消製作[292],星期日21:35-22:30改為播出《得意羊羊迎新春》。
- 《夜間新聞》縮短播放時間,於23:15-23:40播出,而騰出的時間23:40-23:50改為播出《ATV每日一歌》。
- 2015年1月5日開始:
- 2015年1月10日開始(星期六、日):
- 2015年4月7日開始:
- 2015年5月1日開始:
- 2015年5月18日開始:
- 2015年6月1日開始:
- 全面取消播出《理財博客》節目,亦取消與本港台聯播《理財博客之即市錦囊》及《理財博客之投資多面睇》。
- 2016年2月3日開始:
- 取消播映《普通話新聞》(與國際台聯播)。
- 2016年2月6日開始:
- 取消播映《六點鐘新聞》、晚間及夜間《體育快訊》、《經濟快訊》、《天氣報告》及《夜間新聞》。
- 取消播映《英語晚間新聞》(與國際台聯播)。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