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民解放委員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民解放委员会
Remove ads

人民解放委員會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Narodnooslobodilački odbor,縮寫為NOO)是1941年—1945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期間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的政權機構。

Thumb
1943年7月,沃伊斯拉夫·凱茨馬諾維奇在馬耶維察解放領土人民解放委員會選舉前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

從1941年南斯拉夫爆發武裝起義開始,人民解放委員會就在「解放領土」,後來也在尚未解放的地區,通過選舉或任命的方式設立。人民解放委員會從一開始就是新社會制度的萌芽,通過其革命民主實踐,表達人民進行革命和社會變革的願望。隨着人民解放委員會的建立,南斯拉夫境內形成三種政權並存的局面:人民解放運動的政權、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英語Yugoslav government-in-exile代表的舊政權(由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切特尼克代表其利益)以及佔領者當局及其扶植的傀儡政權

人民解放委員會的設立使南斯拉夫共產黨與共產國際發生衝突,因為後者主張在戰爭期間應暫停一切社會變革;同時也遭到切特尼克的反對,切特尼克認為人民解放委員會的設立意在推翻「合法秩序」,篡奪政權。在戰爭的最初兩年裏,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切特尼克保留舊有的政權機構,但從1943年12月25日開始,他們也開始建立「拉夫納山人民委員會」[1][2][3]

1942年11月26日,在比哈奇成立全國性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1943年11月29日,在亞伊采成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委員會,作為行政機關;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改為立法機關。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