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仁愛區

臺灣基隆市的市轄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仁愛區
Remove ads

仁愛區臺灣話Jîn-ài-khu)位於台灣基隆市中央偏東,基隆港南岸。北鄰中山區中正區,東臨信義區,南接暖暖區,西臨安樂區,為基隆市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4]。其為漢人在基隆市最早開發之市街地,河川及港岸整治後境內的土地大多轉為商業用地,是基隆市中心的精華地帶。境內的廟口夜市為主要的觀光景點。

快速預覽 仁愛區 Ren-ai[1][2] District, 國家 ...
Thumb
從中山區港西國小東南俯覽仁愛區
Remove ads

地名

地名沿革

日治時期,此區地名為石牌街,其由來已不可考。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註 1]基隆市改制為省轄市,隸屬台灣省,旗下的八尺門、白米甕、田寮港、石牌街改名為中正區、中山區、信義區與現今的仁愛區。[5]

歷史

戰後,統合日治時代昭和6年(1931年)町名改正設置的高砂町旭町堀川町瀧川町福德町元町玉田町雙葉町天神町設置第三區,1946年改稱仁愛區。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仁愛區戶數約1.9萬戶,人口約4.1萬人[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9,570人,是基隆市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4],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智仁里與新店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2,943人與579人[3];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里分別是光華里與英仁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22,101人與1,277人[6][3]。仁愛區和基隆市其他地區相同,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少子化問題,2024年底仁愛區總人口中,有12.98%的年齡在0至14歲,62.81%的年齡在15至64歲,24.21%則是65歲以上人口,是基隆市幼年人口比例最高、青壯年人口比例最低、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行政區[3]

Remove ads

政治

區政組織

仁愛區公所基隆市政府在仁愛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基隆市政府。區長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秘書之下,設有4課1室等5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8]。仁愛區為基隆市第三選區,在基隆市議會31席市議員中,仁愛區共選出4席區域市議員(不包括平地原住民議員)[9]

行政區劃

仁愛區的行政區劃轄有林泉里、文安里、花崗里、兆連里、虹橋里、獅球里、水錦里、書院里、智仁里、朝棟里、和明里、光華里、忠勇里、明德里、玉田里、同風里、仁德里、文昌里、博愛里、新店里、福仁里、誠仁里、吉仁里、育仁里、英仁里、龍門里、德厚里、曲水里、崇文里等29個里,共計536鄰[6]

教育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Thumb
基隆市仁愛區成功國民小學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

公路

旅遊

Thumb
基隆廟口市集主入口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