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仙奴諾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仙奴諾節
Remove ads

仙奴諾節(Sinulog-Santo Niño Festival),又名聖嬰節,慶祝時間為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地點在菲律賓宿霧省宿霧市[1]

Thumb
2020仙奴諾節慶小販販賣各式聖嬰像

活動期間宿霧市會有大型交通管制,讓樂隊、遊行花車、舞蹈表演、大型人偶遊街,晚上的煙火表演、狂歡派對能順利進行。眾人會攜帶自己的聖嬰像參加慶典。節慶相關的商業活動頻繁,例如販賣各種大小、各國特色服飾的聖嬰像及其他聖嬰節周邊商品,如寫有Sinulog字樣的T恤。各地也會播放着歡慶仙奴諾節的流行音樂。這天也會有商人在路上販賣蠟筆,讓大眾可以把自己彩繪成繽紛的色彩。節慶的重頭戲是殖民者將聖嬰獻給宿霧皇后的歌舞劇表演,以及節慶皇后的選拔,勝利者將成為仙奴諾節的領舞者[2]

Thumb
遊行隊伍


仙奴諾節的口號為 : ''VIVA PIT SEÑOR ! '',意為「聖嬰萬歲 ! 」[3]

Remove ads

名稱來源

Sinulog一詞既是慶典的名稱,也是向聖嬰致敬的舞蹈儀式,動作為往前兩步後退一步[4]。Sinulog一詞根源自宿霧語的sulog,意思是「像水流移動」[5]。Sinulog原先是宿霧人傳統信仰的舞蹈,後來則用以表達對聖嬰的敬仰。

歷史

1521年4月7日由斐迪南·麥哲倫帶領的西班牙征服者船隊抵達宿霧,宣布宿霧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並帶來黑皮膚的聖嬰像,作為宿霧皇后Hara Amihan受洗的禮物。然而麥哲倫不久在一場戰役中死亡,存活的征服者則回到西班牙構思新的征服計劃。1565年4月28日改由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帶領的船隊抵達宿霧,開始殖民,並正式引進天主教信仰。[6]


1980年舉辦第一場仙奴諾舞蹈遊行。由菲律賓運動與青年發展部偕同體育老師、七所學校與大學以及聖嬰聖殿的蠟燭攤販共同舉辦。由原先的宗教意義,擴大到為娛樂性的節慶。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