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優念話

自稱「優念」的紅瑤所說的漢語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優念話或稱紅瑤平話,是自稱「優念」(ʑou13ȵen13)的紅瑤所說的一種漢語方言,主要使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一些鄉鎮和村落。至1997年,該語言有約一萬使用者[1]

快速預覽 優念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

該語言以平話詞彙為主,與桂北平話湘南土話接近,但保留了大量苗瑤語底層詞彙[1],也有其他民族語言借詞[2]。無論詞彙還是語音,優念話與任何一門漢語方言系統均不能完全對應[2],具有明顯的自身特色[3],因而其具體歸屬仍然存在爭議。大部分學者認為是一種系屬於桂北平話的漢語方言,也有少數學者認為優念話為苗語支的一種特殊語言或是漢-苗混合語言[1]

Remove ads

使用人群

自稱「優念」的紅瑤一般被稱為平話紅瑤。平話紅瑤居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泗水馬堤江底等鄉鎮,共有約1萬人。他們同使用優諾語山話紅瑤服飾相近,民族意識、心理素質和宗教信仰基本相同,雙方具有共同的族群認同,但使用的語言則大有不同[4],山話紅瑤使用的優諾語為一種苗瑤語,而平話紅瑤使用的優念話則是一種漢語方言。紅瑤大多能掌握作為當地通行語言的桂柳話[5],有些紅瑤能夠同時掌握優念話和優諾語。[1][6]

音系

聲母

優念話的不同方言聲母不同。包括零聲母在內,優念話和平鄉、馬堤鄉方言有二十多個聲母,而潘內鄉方言僅有18個聲母。

優念話龍脊鎮馬堤鄉、潘內鄉三個方言點的所有聲母如下表[7]。範例字以和平鄉方言為準。

更多資訊 雙唇音, 唇齒音 ...
  • 馬堤鄉和和平鄉均有/j/,可作為零聲母的同位異音。和平鄉方言中,/j/與零聲母後的/i/為自由變體[7]
  • 馬堤鄉和和平鄉均有/v/,和平鄉方言中的/v/處於與當地官話相互競爭逐漸消失的進程中。
  • 表中淺黃色背景為潘內鄉沒有的聲母,包括齦顎音(/ʨ/、/ʨʰ/、/ɕ/、/ȵ/)、/v/和/x/。據考證,優念話中本無齦顎音,齦顎音是後起的,現代優念話和平鄉和馬堤鄉方言中有齦顎音。潘內鄉無齦顎鼻音/ȵ/,但特有之類似的硬顎鼻音/ɲ/(表格中淺藍色背景)。
  • 和平鄉有/x/無/h/,潘內鄉有/h/無/x/,而馬堤鄉則兩者都有。
  • 馬堤鄉方言中無送氣清雙唇塞音/pʰ/[2]

韻母

優念話各地韻母也不相同。不考慮/ɯ/韻尾時,和平鄉方言有37個韻母、馬堤鄉有38個韻母、潘內鄉有47個韻母[2]

優念話有iuy三個介母和nŋ兩個輔音韻尾。成音節的輔音ŋ̩也可單獨做韻母。馬堤鄉方言中有韻尾/ɯ/,作為入聲的殘留[2]

和平鄉方言中韻母如下。[7]

更多資訊 開口呼, 齊齒呼 ...
Remove ads

聲調

優念話有五至六個聲調,有平、上、去聲。其中和平鄉和潘內鄉的優念話平聲、去聲分陰陽,上聲不分,無入聲,共計五個聲調;而馬堤鄉則平上去都分陰陽,入聲已無獨立調值,共六個聲調。[2][8]

更多資訊 調類, 平聲 ...

同與優念話關係密切的優諾語比較可知,兩者調值十分接近[9]。與普通話對比,其陰平、陽平和去聲的調形與普通話類似,相對音高大多比普通話低。

Remove ads

詞彙和語法

詞彙特點

在語素組合方面,優念話和平鄉方言小稱詞「子」不如普通話豐富;對長輩和年紀大的平輩表稱謂的詞往往不重疊,如「婆」(奶奶)、「[nei]弟爺」(叔叔),對小輩和晚輩則重疊,如「孫孫」(孫子);對於許多漢語中的名詞,優念話仍要加上表類別的名詞後綴,如「農民人」「蘆葦草」;對於漢語中借來的雙音節詞,優念話往往以雙音節形式直接構詞,如「眼睛仁」(眼珠)、「心頭臟」(心臟)等等。[3]

在詞義上,優念話中許多詞彙具有比漢語更寬的意義範圍和更強的構詞能力,如[nen](梨)也可表水果如[kian kua nen](李子);「脹」也兼指懷孕;「肉」不僅指肉,也可以指所有動物油等。[3]

優念話中還有大量詞構詞十分生動,這些詞往往與紅瑤生產生活相關。如打鼾的聲音和原理近似鼓韛,則優念話中「鼓韛」即為打鼾;因為金環蛇有四十八節,因而優念話稱金環蛇為「四十八節蛇」[1];蝙蝠會飛但長得像老鼠,故稱「飛鼠」;還有「沒米吃」為乞丐、「離牙齒」為牙縫、「洋辣椒」為西紅柿等。[3]

Remove ads

詞彙來源

優念話中的詞彙來源多種多樣,字詞層次豐富。優念話借來了不同時期的漢語方言詞彙,其主要的詞彙來源是漢語平話,近現代又借入了大量桂林官話及普通話借詞,漢語來源的詞彙中也有許多古漢語詞彙如眠、、鼎、[3]。在早期的官話借詞中,優念話往往依照調類進行匹配,晚期官話借詞則依照調值進行匹配,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優念話官話借詞音調的混亂狀況[8]

優念話和優諾語共享着大量的基礎詞彙,這些許多來源於古苗瑤語,也有許多來源於古漢語。這些詞彙有[pʰou53](肺)、[heŋ33](給)、[ei53](擁護)等[9][1];優念話也有一些來自於侗台語系的借詞,如[ma](背小孩的布袋)、[le](陡坡);還有一些詞彙來源不明,可能是優念話自己發展來的。[3]

語法

優念話是一種典型的孤立語,其語法與當地平話方言差異很小,但有些詞彙的語法現象卻與優諾語一致。優念話的指示詞「這」一般後置。如優念話江柳方言中「這頭牛」讀作[ku53nau13ni22](頭牛這),這種現象是苗瑤語的特徵,而在漢語方言中是罕見的。[1]:4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