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吾爾老文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維吾爾老文字[1][2](老維吾爾文:كونا يېزىق拉丁維文Kona Yëziq),又稱老維吾爾文[3]現代維吾爾文字[4]老維文傳統維文,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法定使用維吾爾語文字[1]。相對的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維吾爾新文字」而言[1]

維吾爾語口語的元音系統中短元音佔多數,長元音佔少數,通過修改過的阿拉伯字母來表示全部元音,長元音和短元音用相同的元音字母表示。[5]與絕大多數用阿拉伯字母拼寫的語言是輔音音素文字不一樣,維吾爾老文字是全音素文字。基於阿拉伯字母的維吾爾老文字沒有大小寫之分,並符合阿拉伯字母的書寫順序和其他的規則。維吾爾老文字和其他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文字有一個明顯區別,即其元音輔音字母一樣,均為單獨的字母,而不使用符號來表示。維吾爾老文字的讀寫嚴格與字母表一一對應,所以並沒有全部吸收阿拉伯字母表中的全部字母,並增加了一些波斯語字母,以及適應突厥語語音的字母。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承德避暑山莊麗正門上的五種文字,從右到左分別爲滿文藏文漢文、回文(察合台文)、蒙古文。回文(察合台文)為波斯體

維吾爾語源自突厥語系葛邏祿語支察合台語其文字可追溯至10世紀,當時隨着伊斯蘭教的傳播,產生使用阿拉伯-波斯字母書寫察合台語的察合台文。清朝統治新疆時,維吾爾族先民稱回人,所在稱回部。故清廷編撰的《欽定西域同文志》中,稱維吾爾族先民的語言為回語,文字為回文。回文即察合台文[6]:15

直到1920年代,察合台文都是維吾爾語的書面文字。1937至1954年間,阿拉伯-波斯字母的文字被改革,去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字母,添加了元音字母。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批准推行維吾爾新文字哈薩克新文字。1982年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維吾爾老文字重新成為維吾爾語的標準文字。維吾爾新文字做為拼音符號保留[1]。隨着網絡的發展,拉丁維文被常用在網絡的交流上[7]

Remove ads

字母表

老維文字母表
字母 ئا،ا ئە،ە ب پ ت ج چ خ د ر ز ژ س ش غ ف ق ك گ ڭ ل م ن ھ ئو،و ئۇ،ۇ ئۆ،ۆ ئۈ،ۈ ۋ ئې،ې ئى،ى ي
國際音標 ɑ,a ɛ,æ b p t χ,x d r,ɾ z ʒ s ʃ ʁ,ɣ f,ɸ q k g ŋ l m n h,ɦ o,ɔ u,ʊ ø y,ʏ w,v e i,ɨ j

參考文獻

參閱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