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梁何利基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何梁何利基金
Remove ads

何梁何利基金(英語:Ho Leung Ho Lee Foundation)是一個在香港註冊成立的社會公益性基金,主要目的是促進中國科技發展並獎勵取得傑出成就和重大創新的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1]

快速預覽 何梁何利基金, 國家/地區 ...

基金會歷史

1994年3月30日,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各捐款一億元港幣成立何梁何利基金,基金會以四人的姓氏命名。2005年10月12日,根據《補充契約條款》,基金捐款人統一變更為何善衡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何添基金有限公司和利國偉的偉倫基金有限公司。

獎勵設置

何梁何利基金主要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1],設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每年評獎一次。何梁何利基金的年度頒獎大會有着很高的規格,在2010年的大會上劉延東路甬祥萬鋼何厚鏵等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2]

基金會組織架構

何梁何利基金下設投資委員會和評選委員會,前者負責基金的投資經營和財務管理,後者負責科學與技術獎的評選工作。基金還成立了專門的評選機構即評選委員會,評選委員會委員經過信託委員會批准、頒發聘任書後,獨立行使職能,負責評選工作,保證獎項的公平和公正。[3]

獎項與獎金設立

「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獎金為100萬港幣。獎勵給長期致力於推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貢獻卓著,歷史上取得國際高水準學術成就者;在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科技突破,攀登當今科技高峰,領先世界先進水平者以及推進技術創新,建立強大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其產業居於當今世界前列者。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獎項設有數學力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天文學獎、氣象學獎 、地球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農學獎、醫學、藥學獎、古生物學、考古學獎、機械電力技術獎、電子信息技術獎、交通運輸技術獎、冶金材料技術獎、化學工程技術獎、資源環保技術獎、工程建設技術獎。其中,考古學、古生物學獎為美籍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於1998年建議增加的。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前三屆為10萬港幣,1997年增加到15萬港幣,現為20萬港幣。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設有「青年創新獎」、「產業創新獎」及「區域創新獎」。「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獎金均為20萬港元。[1]

Remove ads

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歷屆獲獎名單

更多資訊 獲獎人, 性別 ...
Remove ads

基金影響力

何梁何利基金自1994年首次頒獎以來,多次對獎項進行了調整,以適應中國科技事業和發展戰略的需要。自2006年起,為貫徹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對獎項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調整獎勵結構,增設了「科學與技術創新獎」。調整和優化了「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評選標準,同時拓展了「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的獎勵範圍,從而更加貼近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旋律。並重新確定了獎勵名額,保持合理的獎項結構和比例。

何梁何利基金憑藉起點高、獎勵範圍廣、評審嚴格、重視獎後效應和不斷改革等措施成為中國非政府獎項中的佼佼者,也是非政府獎項中知名度最大的獎項,在中國科學界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譽。[3]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