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元贊 (上谷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元贊(?—?),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玄孫,內都大官、征西大將軍、常山康王拓跋素之子,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
元贊很有聲譽,喜好陳述軍務國政的安排。北魏初次設置司州時,任命元贊擔任司州刺史,賜予他上谷侯的爵位。魏孝文帝元宏告誡元贊教化京城郊區,可以宣揚孝道,一定要使風俗融洽和順,文明禮儀充備,從此之後有不孝敬父母尊重兄弟的人,就在他家門外的柱子上刻上他的事。魏孝文帝又下詔說:「司州刺史,官位尊重地位重要,職責總領京畿,選擇親近的人,來順應眾人瞻仰的願望。但因為諸王年紀小,不懂治政方略,所以任命元贊,希望他能協助朝廷引導教化。如今司州剛建立,郡縣初次設置,公卿以下官員都有隸屬人員,可以每人率領子弟,來顯示恭敬。」魏孝文帝於是給他賜名「贊」,詔令元贊乘坐步挽進入殿門,加授他太子少師,升任左僕射。魏孝文帝將要謀劃遷都洛陽時,大臣們大多不同意,只有元贊贊同促成這項重大決策。太和十八年(494年)九月,魏孝文帝親自考核官員,他對元贊說:「你年高有德老練成熟,長久位居機要職務,不能輔助處理事務,激勵同僚,賊人的稱謂,難道不在你身上?核計元羽的廢黜,你應該被判處死刑,不過只以過失歸咎給他一人,不再加罪於你。你所擔任的少師,沒有履行過職責,現在解除你少師的職務,削奪一年的俸祿。」[1][2]魏孝文帝每年南征時,握住元贊的手將後方事務委託給他。元贊去世後,朝廷贈予衛將軍、左僕射如故,諡號肅[3]。後來因為元贊有留守京城和輔佐的功勞,進封晉陽縣伯[4]。
Remove ads
其他
常爽在平城的溫水以西設置學館教授門徒,元贊和平原太守司馬直安、著作郎程靈虬都是常爽教育後有所成就的,常爽訂立的教規有勸賞懲戒的效果,弟子們對待他就像對待嚴父[5][6]。
家庭
- 拓跋素,北魏內都大官、征西大將軍、常山康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