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光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亮光明是指光源發出的明亮、光亮,常用來代指。與黑暗相對。

科學研究

物理學上,(light,或bright)通常指的是人類眼睛可以見的電磁波可見光),從光源發出光線,照射在物體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中受到視知覺的感知。[1]

可見光只是電磁波譜上的某一段頻譜,一般是定義為波長介於400至700奈(納)米(nm)之間的電磁波,也就是波長比紫外線長,比紅外線短的電磁波。有些資料來源定義的可見光的波長範圍也有不同,較窄的有介於420至680nm,較寬的有介於380至800nm。根據光源的強弱分別爲亮度(luminance),根據顏色的亮度分別爲明度(brightness)。

文化藝術

詩歌文學語言美術影視藝術建築設計等藝術領域,光明常和安全、坦率、力量、美好、樂觀、值得期待的、善良、天堂神祇等正面、積極的意象相聯繫,和代表負面意象的黑暗相對立。

思想哲學

例如在宗教中,光明(英語:brightness;世界語:lumo)是個經常出現的概念,常被用於展現神性智慧,與黑暗相對立。

造像中,通常在頭頂有代表光明的圓盤。幾乎在所有宗教中,都認識到神祇的身體會發出光明,並作為其神性的象徵。同時,有些宗教還聲稱神祇會將光明灌注到凡人的體內,開啟其智慧,神祇的光明就像神力的外延和介質,因此也是智慧的象徵。

這個世界性的認識並非偶然。在近現代瀕死體驗研究中,生活於基督教社區的、死而復生者很大部分表示在彌留之際會見到一束溫暖、不刺眼的亮光,耶穌或者自己的已故的眷屬會站在其中迎接自己[2][3]。在佛教的淨土信仰中,也提到成功往生極樂淨土的眾生會見到阿彌陀佛和諸聖人會在一片溫柔慈祥的光明中授手來迎[4]。在某些宗教中,光明可以作為崇拜對象,也許是和古人的太陽崇拜、火崇拜、光明崇拜具有同源性[5],如祆教拜火教)、摩尼教[6]薩滿教[7]基督教猶太教[8]。從中可見,光明伴隨着種種正面意象的認識,是出於人類對黑暗的恐懼,對光明的嚮往的本能,是人類共有的文化特徵。

佛教中的光明

佛教對光的認識

早在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數論派(Samkhya)和勝論派(Vaisheshika)的學者已形成了光的理論。數論派認為光是組成世間萬物的五微塵(tanmatra,即「五唯」——香、味、色、觸、聲)之一。這五種元素的粒子性並沒有被特別說明,並且似乎是被作為連續狀態來理解的。

另一種觀點來自勝論派,他們提出了一種原子理論,認為物理世界是由非原子的以太、時間和空間所構成。最基本的原子分別是土(prthivı),水(pani),(agni)和空氣(vayu),這裏的意思和通常意義上的這幾種物質並不等價。這些原子結合形成雙原子分子,然後進一步結合以形成更大的分子。這些實物原子被視作是運動的,這種運動似乎還被理解為非瞬時性的。他們認為光線是高速的火(tejas)原子流。當火原子以不同速度運動、以不同形式組合時,光粒子可以展現不同的特徵。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的《毗濕奴往世書》(Vishnu Purana)里,陽光被稱為「太陽的七輝線」。

印度佛教徒,比如五世紀的陳那菩薩(Dignāga)和七世紀的法稱(Dharmakirti),發展出了一種原子論哲學,認為組成現實世界的原子實體其實是光或能量的瞬間流動。光被認為是和能量等同的原子整體,類似於現代光子概念,但是他們把所有物質都一概視作由這些光能粒子所構成。

Remove ads

光明在佛教中的象徵意義

佛教認為天人的身體會散發光明,這是東方神佛造像中帶着頂光的理論來源。有些天層的天神還會以光明爲食物,而沒有世間人類、畜生等的食慾;有的天神則以光明爲語言,比如色界光音天人,不會說話,而是以光明爲溝通媒介,一人想說話則發出光明,另一人看見便能明白他的心意[9]

天人尚且有光明,證果聖人更是如此。佛教旗所用到的五色,據佛經講,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從身上散發出的種種光明色彩,每種色彩都有對佛陀的福、德的表徵意義[10]。在佛經中,經常提到佛陀將要宣說大法時,會入甚深禪定,發出種種異樣的光明,被此光明所普照的人,會消除罪業,增加智慧,甚至達到開悟的程度,故漢傳佛教有「佛光普照」的偈語。在淨土崇拜中,光明也代表着菩薩阿羅漢諸聖的智慧慈悲法性內德,淨土中處處充滿了光明,如阿彌陀佛的全稱「阿彌陀婆佛陀」,梵語的本意就是「無量光明覺者」,再如淨琉璃淨土的本尊藥師佛,通身如同琉璃,透明潔淨,發出祥和的「琉璃光明」[11]。另有以日、月象徵的日天月天神祇,或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兩者的光明一強一弱,分別代表了力量與慈悲。因為光明是法性的顯現,在藏傳佛教某些教派,也將佛教所稱眾生本自具足的佛性稱為「光明」[12]

Remove ads

寺院命名

基督教和天主教中的光明

在基督教中,黑暗代表撒旦、邪惡。光明代表着耶穌基督或聖母瑪利亞,是公義的象徵。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