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

匈牙利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Remove ads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拉斯洛匈牙利語Krasznahorkai László發音:[ˈkrɒsnɒɦorkɒi ˈlaːsloː];1954年1月5日—),匈牙利小說家和編劇,以後現代主義小說與反烏托邦、憂鬱主題聞名。他的幾個作品都被塔爾·貝拉改編成電影。其著名的著作包括《撒旦探戈》(1985)[1]等。紐約客評價其作品時稱克勞斯瑙霍爾考伊:「將現實檢驗至幾近瘋狂的程度。」[2]

快速預覽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拉斯洛 Krasznahorkai László, 出生 ...

2025年,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因其引人入勝且具遠見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怖之中,重新肯定了藝術的力量」[4][5],是匈牙利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Remove ads

早年生活與教育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於1954年1月5日出生於匈牙利東部的久洛[6] 他有一半的猶太血統。[7] 他的父親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捷爾吉(György Krasznahorkai)是一名律師,母親帕林卡斯·尤莉婭(Júlia Pálinkás)則是一名社會保障管理員。[8][9] 他的父親隱瞞了自己的猶太傳統,直到克勞斯瑙霍爾考伊11歲時才向他揭露。[10]

他於1972年自埃克爾·費倫茨(Erkel Ferenc)高中畢業,主修拉丁語。1973年,克拉斯諾霍爾卡伊開始在尤若夫·阿蒂拉大學(現為塞格德大學)學習法律,但於1976年轉至布達佩斯的羅蘭大學(ELTE),在那裏繼續他的法律學習直到1978年。[11][需要第三方來源] 從1978年到1983年,他在羅蘭大學人文學院學習匈牙利語和匈牙利文學,並獲得學位。他的論文主題是關於作家馬洛伊·山多爾在1948年共產黨接管後流亡的經歷與作品。[11][需要第三方來源] 在學習文學期間,他曾在Gondolat Könyvkiadó出版社工作。[6]

Remove ads

寫作生涯

完成學業後,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成為一名自由作家。他的首部小說《撒旦探戈》(1985年)一舉成功,使他成為匈牙利文學界的領軍人物。[12] 該小說的英譯本後來在2013年獲得了最佳翻譯圖書獎。[12]

國際旅行與影響

1987年,克勞斯瑙霍爾考伊首次離開共產主義匈牙利,以獎學金前往西柏林[12] 東方集團瓦解後,他開始在世界各地過着隱居的生活。[12] 1990年,他首次長時間前往東亞,這次經歷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創作;他在蒙古國中國的體驗成為《烏爾嘎的囚徒》(Az urgai fogoly)與《天下浩劫》(Rombolás és bánat az Ég alatt)的靈感來源。[13] 他後來分別於1996年、2000年和2005年在京都各待了六個月,遠東的美學和文學理論對他的風格與主題產生了重大轉變。[14] 在撰寫《戰爭與戰爭》期間,他廣泛遊歷歐洲,並得到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的幫助。他感謝金斯堡在他紐約公寓逗留期間提供了寶貴的建議。[15]

評論讚譽與合作

他的小說《反抗的憂鬱》(1989年)於1993年獲得德國最佳書籍排行榜獎,被評為年度最佳文學作品。[12][16] 1996年,他成為柏林高等研究院的院士。[13]

從1994年的電影《撒旦探戈》開始,他的摯友、電影導演塔爾·貝拉將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其中包括改編自《反抗的憂鬱》的《鯨魚馬戲團》(2000年)。[13] 克拉斯諾霍爾卡伊表示,他們2011年的電影《都靈之馬》將是兩人最後一次合作。[17] 他也曾與藝術家馬克斯·諾伊曼(Max Neumann)合作圖文作品,如中篇小說《追逐荷馬》(Mindig Homérosznak),該書發行時附有爵士音樂家西爾維斯特·米克洛什(Szilveszter Miklós)的原創配樂。[18]

他的小說《西王母下凡》英譯本(Seiobo There Below)於2014年贏得最佳翻譯圖書獎。[19] 2015年,他成為首位獲得布克國際獎的匈牙利作家。[16]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作品獲得了極高的評價。蘇珊·桑塔格形容他為「當代匈牙利的末日大師,堪與果戈里梅爾維爾相提並論」。[12]W. G. 澤巴爾德則寫道:「克勞斯瑙霍爾考伊的視野之廣,可與果戈里的《死魂靈》匹敵,並遠遠超越了當代寫作中所有較次要的關懷。」[20]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於1990年與第一任妻子安妮科·佩利赫(Anikó Pelyhe)結婚,後離異。1997年,他與漢學家兼平面設計師多拉·科普桑尼(Dóra Kopcsányi)結婚。[8] 他有三個孩子。[8]

在柏林生活多年,並在柏林自由大學擔任S. Fischer客座教授一學期後,他返回匈牙利。[8][21] 他目前隱居於聖拉斯洛的山丘中。[8][21]

觀點

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看法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強烈譴責匈牙利政府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政策。他表示,考慮到匈牙利自身也曾被俄羅斯入侵,總理歐爾班·域陀將衝突定義為「斯拉夫內部事務」的說法在道德上站不住腳,且在歷史上毫無邏輯。克勞斯瑙霍爾考伊認為,面對侵略時保持中立等同於共謀,並將奧班政府的論述比作一種心理上的否認。他將該政權形容為「一個精神病案例」,其動機源於一種宿命論且自我毀滅的邏輯,用他的話說,這就像是為了救母親而接受自己孩子的死亡,結果卻導致兩者皆亡。[22]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說

  • 撒旦探戈英語Satantango (novel)》(Sátántangó),Magvető英語Magvető,1985年,ISBN 9789631403831OCLC 29284187
  • 反抗的憂鬱英語The Melancholy of Resistance》(Az ellenállás melankóliája),Magvető,1989年,ISBN 9788009000689
  • 戰爭與戰爭英語War and War》(Háború és háború),Magvető,1999年,ISBN 9789631431650
  • 西王母下凡英語Seiobo There Below》(Seiobo járt odalent),Magvető,2008年,ISBN 9789631426601OCLC 1289762092
  • 溫克海姆男爵返鄉英語Baron Wenckheim's Homecoming》(Báró Wenckheim hazatér),Magvető,2016年,ISBN 9789631434156OCLC 1275384606
  • 赫爾施特07769英語Herscht 07769》(Herscht 07769),Magvető,2022年,ISBN 9789631438956OCLC 1369576604
  • 《澤姆勒在此》(Zsömle odavan),Magvető,2024年,ISBN 9789631442724OCLC 1419745981

中篇小說

  • 《烏爾嘎的囚徒》(Az urgai fogoly),1992年,Magvető,ISBN 9789631423600OCLC 1295214159
  • 《北為山,南為湖,西為路,東為河》(Északról hegy, Délről tó, Nyugatról utak, Keletről folyó),2003年
  • 《最後的狼》(Az utolsó farkas),2009年
  • 《內心野獸》(Állatvanbent),2010年,與馬克斯·諾伊曼合作
  • 《為宮殿的細活》(Aprómunka egy palotáért),2018年
  • 追逐荷馬英語Chasing Homer》(Mindig Homérosznak),2019年,馬克斯·諾伊曼插圖,西爾維斯特·米克洛什配樂

短篇小說集

其他出版作品

  • 《六點的傍晚:一些自由的展覽開幕致詞》(Este hat; néhány szabad megnyitás,2001,雜文集)
  • 《天下浩劫》(Rombolás és bánat az Ég alatt,2004,非虛構文學)
  • 《他不問,也不答:關於同一主題的二十五次對話》(Nem kérdez, nem válaszol. Huszonöt beszélgetés ugyanarról,2012,訪談集)

電影劇本

(均與塔爾·貝拉合作撰寫)

  • 《詛咒》(Kárhozat,1989)
  • 《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1994,改編自拉斯洛同名小說)
  • 《鯨魚馬戲團》(Werckmeister harmóniák,2000,改編自拉斯洛小說《反抗的憂鬱》)
  • 《來自倫敦的男人》(A londoni férfi,2007,改編自喬治·西默農同名小說)
  • 《都靈之馬》(A torinói ló,2011)

榮譽與獎項

克勞斯瑙霍爾考伊榮獲眾多文學獎項,包括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是繼凱爾泰斯·伊姆雷後第二位獲得該獎的匈牙利作家。[23]

  • 1987年:尤若夫·阿蒂拉獎[24]
  • 1987–1988年:DAAD獎學金(西德,西柏林)[6]
  • 1993年:西南廣播公司最佳書籍排行榜獎(德國,巴登-巴登)(《反抗的憂鬱》)[25]
  • 2004年:科蘇特獎(匈牙利)[26]
  • 2010年:Spycher文學獎(瑞士,洛伊克)[27]
  • 2013年:最佳翻譯圖書獎(《撒旦探戈》,由喬治·西爾提斯翻譯)[28]
  • 2014年:美利堅文學獎[29]
  • 2014年:最佳翻譯圖書獎(《西王母下凡》,由奧蒂莉·穆爾澤特翻譯)[30]
  • 2014年:維萊尼察獎(斯洛文尼亞,維萊尼察國際文學節)[31]
  • 2015年:布克國際獎[32]
  • 2015年:紐約公共圖書館多蘿西與路易斯·B·卡爾曼學者與作家中心院士[33]
  • 201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溫克海姆男爵歸來》)[34]
  • 2020年:Literature.gr年度詞句獎 2018[35]
  • 2021年: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36][37]
  • 2024年:福門托爾文學獎[38][39]
  •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40]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