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克欽獨立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钦独立军
Remove ads

克欽獨立軍克欽語:ShangLawt Hpyen Dap,英語:Kachin Independence Army,縮寫KIA)或稱為克欽解放軍緬甸克欽邦境內的一支獨立武裝部隊,主要活動於緬甸北部的中緬邊境的胡康河谷(Hukawng Valley)及撣邦北部,1994年前一直與各類緬甸中央政府戰鬥尋求獨立,現轉為尋求聯邦自治。

快速預覽 克欽獨立軍 ShangLawt Hpyen Dap, 軍事領導者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克欽獨立軍成立於1961年2月5日,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是同年的反政府「景頗族(克欽族)分裂運動」克欽獨立組織(KIO)的武裝力量,它發源於二戰時期的美軍101克欽突擊隊英語OSS Detachment 101(USA Kachin Rangers)。

按照Shwe Lu Maung的說法[4],克欽獨立組織和其它民族抵抗力量是為了一個緬甸聯邦而戰鬥。分裂者與分裂運動之類術語為緬甸軍政府與其它反聯邦分子所使用。

1962年、1973年至1974年、1980年至1981年,克欽獨立軍與緬軍簽定過停戰、和平協議。1967年,緬甸發生排華運動,克欽民族武裝獲得援助480支衝鋒鎗以對抗緬軍。1975年,早丹三兄弟間就發生了內訌全被打死。

克欽獨立組織以前和現在的領袖包括瑙森(Naw Seng)、藻森(Zau Seng)、邦瑞藻森(Pungshwi Zau Seng)、馬蘭布朗森(Maran Brang Seng)、早梅(Malizup Zau Mai)、拉孟杜齋(Lamung Tu Jai)、藏拉(Zawng Hra)、丁英(Zahkung Ting Ying)以及澤龍(Gauri Zau Seng)[5]

儘管其目標更傾向民族問題而不是共產主義,但該組織存在的早期正處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關係低潮期,因此得到了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扶持。組織的勢力大小一直不斷的波動,大約估計在4000或5000人(由一項1980年代中期的估算得知)至8000人(在1990年代晚期的估計)。在與仰光的中央政府作戰的期間,克欽獨立軍由四個地區性的級單位組成。一般來說相信獨立軍的實力在1991年,與政府軍簽訂停火條約以後逐漸穩定成長。從那時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伐木(以柚木為主)、經營賭場(部分分布在中緬邊境)、買賣石和對跨國界貿易稅收,同時在整個克欽邦撣邦北部招募新兵。根據一項2009年的估計,獨立軍應該有15000名到25000名屬於正規成員的男女。

克欽獨立軍在泰國保有一個小基地,在世界上的百分之90的玉石是在緬甸克欽綁帕敢生產的其中還有其他貴重的黃金其他寶石。

1987年5月,緬軍對克欽獨立軍進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剿。時任「克欽獨立組織」主席的早邁執行不抵抗政策,其「中央政府」被迫退到距雲南省盈江縣邊緣數百米的「勒新」。後由於雨季阻擋緬軍的繼續進攻,克欽獨立軍才得以保存。

在1980年代晚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停止對克欽獨立軍的援助,而緬甸的中央政府開始挑撥離間那些反對緬甸統治,並且原本就缺乏良好組織的獨立團體之間的關係。

丁英的克欽新民主軍,原為1969年丁英和澤龍率部脫離克欽獨立軍,加入緬共,稱緬共101軍區。1989年10月,丁英禮送緬共出境後,與緬政府和解,1990年1月成立「緬甸克欽邦第一特區」,緬共101部隊改為克欽新民主軍。總部在板瓦,約千餘人。2009年發生果敢8·8事件之後,丁英被迫接受把克欽新民主軍改編成緬甸政府軍邊防1001營、1002營、1003營,每營308人,原新民主軍一半以上軍官留任,且每營混編緬軍至少30名軍官。根據改編協議規定,克欽邊防軍只參與抗擊外國侵略軍,不參與內戰。

1989年和1990年是克欽獨立軍最危急時期,克欽獨立軍總部被迫撤出老中央普達連(邁扎央附近),搬到萊鑫撣邦克欽專區的克欽獨立軍老四旅被緬軍圍困,向獨立軍中央請求援兵。1991年老四旅領導人木土諾率旅部及該旅三分之一的人員投降緬軍後,被緬方改編為克欽保衛軍英語Kachin Defense Army(KDA),總部在崗卡英語Kawnghka貴概鎮附近),人數約千餘人,後被編為「緬甸撣邦第五特區」。獨立軍南下救援部隊到達撣邦克欽專區後,與未投降的老四旅餘部會合,組建的部隊為現在的克欽獨立軍新四旅。克欽保衛軍在緬軍指揮下多次與克欽獨立軍作戰,1994年2月克欽獨立軍與緬軍中央政府簽署「停火協議」,克欽獨立軍其控制地區被編為「緬甸克欽邦第二特區」。

克欽獨立軍總部在拉咱(與中國盈江縣那邦鎮相鄰)。政治訴求是:真正回到1947年簽訂的《彬龍協議》框架內,實現民族高度自治。

2011年6月9日,克欽獨立軍與緬軍因太平江一級水電站開戰以外緬軍殺害了一名克欽獨立軍下士,並於14日拒絕政府軍停火要求,持續在靠近滇緬邊境與政府軍激戰。[6]緬軍監禁丁英及參謀長俄老、勒哇央民團領導人臘桑翁、克欽保衛軍英語Kachin Defense Army(NDA)領導人木途諾。2012年4月,克欽獨立軍出兵攻佔克欽新民主軍的部分轄區。 5月1日,丁英舊部500多人向克欽獨立軍投降,三名軍事長官全部被俘。8月9日丁英擺脫緬軍控制,回到板瓦。

2014年10月,克欽獨立軍23名學員遭炮擊身亡。[7]2022年10月25日,緬甸軍政府空襲克欽獨立軍。[8]

Remove ads

0307行動

2024年,由於緬甸軍政府實行了兵役法使得敏昂萊的民望持續下滑,並且已有部分的緬甸群眾選擇加入了民地武與敏昂萊集團進行對抗。3月7日,克欽軍宣佈與若開軍人民保衛軍共同發起了名為「0307行動」的軍事衝突。截至2024年5月底,克欽獨立軍已控制中緬雷基口岸和一百餘個緬軍軍事基地。[9]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