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PaK 44反坦克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PaK 44(德語:Panzerabwehrkanone 44)是一種納粹德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反坦克炮,口徑為12.8厘米。它的設計參考了1943年在東線戰事中取得的經驗。德國軍隊在東線遭遇了蘇軍的122mm火炮。同樣的,德軍也提出了對於裝備類似武器的需求,最初的研發主要集中於被稱為Kanone K 44的野戰炮。但是,隨着蘇軍IS-2重型坦克的出現,德軍新型火炮研發的方向轉變為用於反坦克作戰。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0月23日) |
選擇使用12.8厘米口徑是因為這樣就能與海軍的同口徑火炮取得更大通用性,競標的設計合同被分別授予了萊茵金屬公司和克虜伯公司。最初的樣炮在1944年末投入了試驗。最終的結果是克虜伯公司的設計勝出。然而服役之後的結果說明重達11噸的牽引式反坦克炮的設計非常不切實際,因此取消了牽引式承載的設計。
PaK 44使用了披帽穿甲彈,使其能在1,000米距離內穿透近200毫米(7.9吋)的裝甲,在2000米的距離上也能擊穿148毫米(5.8吋)的鋼製裝甲。雖然在中近距離上,PaK 44和PaK 43的成績差不多,但PaK 44在遠距離上穿甲能力更強。
大約有50門PaK 44被用來安裝在德國現有的火炮炮架上,有前法國的GPF-T,被稱為K 81/1,裝在蘇制的炮架上的型號則被稱為K 81/2。這些設計都是很倉促的,而且由於重量過大,這些火炮的戰術展開都顯得很困難。1943年,PaK 44被選來裝備獵虎式反驅逐戰車和鼠式超重型坦克的主炮。PaK 44一共大約製造了100門。
Remove ads
參見
相關連結
參考文獻
- Gander, Terry and Chamberlain, Peter. Weapons of the Third Reich: An Encyclopedic Survey of All Small Arms, Artillery and Special Weapons of the German Land Forces 1939-1945. New York: Doubleday, 1979 ISBN 0-385-15090-3
- Hogg, Ian V. German Artillery of World War Two. 2nd corrected edition. Mechanicsville, PA: Stackpole Books, 1997 ISBN 1-85367-480-X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