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公共外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公共外交(英語:public diplomacy)(或稱公眾外交),是指政府於國際關係中,發起的各種外交努力,旨在與外國的公眾進行直接溝通,建立對話,以獲外國公眾支持,或者容忍政府的戰略目標,定義不同於民間外交。[1]隨着國際秩序在20世紀發生較大變化,公共外交的實踐方式也隨之變化,相關人員開始通過使用各種工具和方法,包括:個人接觸(personal contact)、媒體採訪、互聯網教育外交,來進行交流。

方法

公共外交中使用了許多方法和工具。尼古拉斯·卡爾將公共外交的實踐分為五個要素,包括:傾聽、倡導、文化外交、交流外交(exchange diplomacy)和國際廣播(IB)。 [2]隨着當今愈趨城市化全球化,公共外交出現不同的形式,包括通過建立姐妹城市、城市網絡和智慧城市,建立外交關係。 [3]

國際廣播仍然是 21 世紀公共外交的關鍵要素。 [4]傳統上國力較弱的國家有機會藉此挑戰強國的訊息霸權和壟斷。 [5]

透過美國之音自由歐洲電台和自由電台[6]等廣播電台、富布賴特和國際訪問者領導力計劃等交流項目、美國在國外的藝術和表演以及互聯網的使用都是用於實踐公共外交的所有工具,取決於要與之交流的受眾和要傳達的信息。 [7]

影響

根據 2021 年的一項研究,領導人的高層訪問增加了外國公眾對其之認可度。 [8]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