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66年6月12日香港暴雨

1966年6月12日香港雨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6年6月12日香港暴雨
Remove ads

六一二雨災是指香港於1966年6月12日多處因暴雨而引致嚴重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災難,共引致64死48失蹤29傷[1]

Thumb
北角明園西街粵語明園西街山洪暴發,大量雨水將50多輛汽車沖至街口,並堆疊在一起,此圖也成為本次雨災的代表圖
Thumb
灣仔石水渠街皇后大道東交界災情
Thumb
山泥由聶歌信山瀉下至司徒拔道景賢里,剛好途經的助理教育司羅宗淦及其3名家人喪生
Thumb
干德道遮打堂山泥傾瀉
Thumb
馬己仙峽道山泥傾瀉,導致一段山頂道路面崩塌,來往太平山山頂的通道被截斷,居民下山要徒步經小路才不致被困在山上
Thumb
山頂纜車一段路基被沖蝕受損,服務暫停
Thumb
中環大會堂演奏廳被泥水及雜物淹浸,經兩星期修復後才能重開

災難起因

1966年6月初,一道活躍的低壓槽徘徊於華南沿岸,廣東省沿岸一帶地區天氣持續不穩定。自6月4日起,香港已受到其相關連的雨帶影響,惡劣天氣持續超過十天。

Thumb
6月初雨帶開始影響華南地區,北角一帶烏雲壓頂

災情

6月10日,九龍區方面,九龍塘喇沙小學一幅外牆在6月8日倒塌,活埋6人,另有16人受傷[2][3],死者包括一名外籍婦人及五名介乎12至16歲的男女學生[4]

及至12日早上,一個強雷雨區影響香港,皇家香港天文台於當天上午6時至7時期間,錄得雨量108.2毫米,當時創下了6月份最高單一小時降雨量,也是有紀錄以來第四高。(天文台現時最高整點雨量是2023年9月7至8日的晚上11時至凌晨12時錄得的158.1毫米雨量)

當天的災情以港島區最為嚴重。當天早上七時許,北角明園西街山洪暴發,洪水從山腳沿明園西街向下湧,把大量停泊在明園西街的車輛沖走並壓毀,洪水直沖英皇道糖水道,有行人及附近住宅低層居民被捲走[5];時任助理教育司羅宗淦,在司徒拔道的寓所外遇上泥石流,與其同行的岳母及兩名兒子一併被塌下的山泥活埋[6],羅妻及岳父逃過一劫,奇蹟生還,可他在失蹤超過一日後,遺體至13日晚上7時45分才被發現[7]中環愛丁堡廣場香港大會堂低座的音樂廳被洪水淹浸,市政局被迫把音樂廳關閉數天以便清理積水;港島區其中一個發電站和水泵亦被洪水毀壞,導致港島區部分地方的水電供應亦告暫停。連日全港發生多宗水浸、山泥傾瀉、泥石流、塌樹等事故,共導致64人死亡,災民人數超過6000人。

Remove ads

雨量資料

除26日外,天文台其餘29天均有錄得降雨量。結果,1966年6月整月雨量達962.9毫米,創下了當時6月份最高雨量紀錄(此紀錄已被42年後的2008年錄得的1346.1毫米打破)。

6月12日的豪雨,天文台錄得之降雨量刷新了以下6月份之紀錄:

  • 最高時雨量(108.2毫米,同時也是當時之最高時雨量,惟此紀錄先後被1992年5月8日的109.9毫米、2006年7月16日的115.1毫米、2008年6月7日的145.5毫米及2023年9月7日的158.1毫米打破)
  • 最高日雨量(382.6毫米,此紀錄已被1998年6月9日的411.3毫米打破)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