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作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蘭陵笑笑生明代文學家,四大奇書中的章回小說金瓶梅》作者的筆名蘭陵是古地名,有北蘭陵(在山東省境)南蘭陵(在江蘇省境)之分,且書中大量運用山東口語[來源請求],作者有可能是山東人,或通曉山東環境。蘭陵笑笑生真實作者之考証,至今猶為中國文學史界的未解之謎。

考證說法

目前的材料要確定作者確切身份還為時過早,不過現在多數的學者認為,從《金瓶梅》本身內容來看,市井人物塑造的最出色,而上層人物則描寫單板,且作品中作者自己寫的詩詞大多不合規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出身寒門的下層文人,而非沈德符說的「大名士」。

五大說

蘭陵笑笑生真實身份至今尚在爭議中,迄今已提出六十多位候選人,其中較有可信度的有:黃霖的「屠隆說」,卜鍵的「李開先說」,魯歌、馬征的「王穉登說」,許建平、霍現俊的「王世貞說」,潘承玉的「徐渭說」等,被稱為五大說。

王世貞說

由於「蘭陵笑笑生」僅為筆名化名,至今尚未發現其他直接証據,可証明此人本名為誰,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則說是「嘉靖間大名士手筆。」以前最普遍的說法是王世貞[1][2],清代顧公燮[3]李慈銘梁章鉅等學者也認為《金瓶梅》作者應是王世貞。魯迅持反對意見,他在《〈中國小說史略〉日本譯本序》中指出:「《金瓶梅詞話》被發見於北平,為通行至今的同書的祖本,文章雖比現行本粗率,對話卻全用山東的方言所寫,確切的證明了這決非江蘇人王世貞所作的書。」吳晗也考證認為作者不可能是王世貞。

傳說,王世貞出任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副使期間,其父王忬因不肯交出珍藏的清明上河圖,被嚴嵩嚴世蕃冤殺,而嚴世蕃好讀奇書,王世貞乃著《金瓶梅》,書裏寫了很多淫穢的內容,看的人愛不釋手,又在書角蘸以砒霜毒液,然後將書賣給嚴世蕃,嚴世蕃嗜讀此書,不停以手在嘴上沾點唾液再翻頁,讀完此書,遂毒發身亡。這個傳言並不可靠[4]魯迅認為過於牽強附會:「後人之主張此說,並且以苦孝說冠其首,也無非是想減輕社會上的攻擊手段,並不是確有王世貞所作的憑據」[5]

許建平《金學考論》與霍現俊《〈金瓶梅〉發微》再次認定是王世貞作,許建平認為「21世紀《金瓶梅》研究應從王世貞研究作為新的突破口和起點」。

屠隆說

黃霖首倡。他認為「屠隆從寧波至京師,一生遊歷四方,深知商業內幕和市井風情,又從京官淪為乞丐度日,對人生和人心有着透徹了解,因而才能寫出這樣一部小說。」[6][7]黃霖和魏子云[8]亦指出,《金瓶梅》第五十六回《哀頭巾詩》《祭頭巾文》出自《開卷一笑[註 1],屠家最先是從常州遷徙至現在的寧波,常州當時又被稱為蘭陵,在《開卷一笑》中得知屠隆號笑笑先生,[9][10]所以蘭陵笑笑生就是屠隆。鄭閏同樣認同該說法,[11]並考證作序的欣欣子即為屠隆族孫屠本畯[12]

李開先說

出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1962年版的一條腳註[13][註 2]並不是完全肯定。該腳註或為吳曉鈴所加,吳曉鈴亦為李開先說的支持者。[14]徐朔方亦主張李開先是《金瓶梅》的寫定者。[15]日本漢學家日下翠支持此說,並提出四點新見。[16]卜鍵南京發現《李氏族譜》,著成《金瓶梅作者李開先考》一書,集此說為大成。[17]

王穉登說

魯歌馬征首次提出該說法,並提出十二條證據。[18]

徐渭說

袁中道《游居柿錄》最先提出,英國翻譯家亞瑟·偉利在英譯本《金瓶梅》的導言中提及,[19]潘承玉對此進行較全面的論證。[20]

「他」說

除五大說之外、還有:賈三近[21]湯顯祖[22]馮夢龍[23]李先芳[24]沈德符[25]李漁[26]趙南星[27]盧楠[28]李贄[29]馮惟敏[30]謝榛[31]賈夢龍[32]薛應旗[33]臧晉叔金聖嘆[34]田藝蘅王採唐寅[35]李攀龍[36]蕭鳴鳳[37]胡忠[38]丁純[39]丁惟寧[40]丘坦等人。

註釋

註解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