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冀縣 (中華民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
中華民國初年,全國廢州。與河北省省內的諸直隸州類似,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冀州直隸州的直轄地改置冀縣[1]:117,屬冀南道(次年改名大名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全國廢道,冀縣直屬河北省。1936年,屬南宮行政區。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區[2]。
1937年七七事變後,河北全省逐步淪陷。中國共產黨武裝在河北及冀縣開武裝鬥爭。1938年4月15日,冀南軍政委員會成立,設冀縣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2月9日,侵華日軍佔領冀縣。1940年,隸屬國民政府河北省政府的冀縣政府自行消亡。1941年8月15日,中共政權將冀縣歸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十四專區。1942年「四·二九」後,冀縣歸冀南六分區領導[2]。
1944年冬至1945年春,冀縣城外諸據點日偽軍已因戰爭形勢陸續縮回縣城內。1945年8月15日,冀魯豫軍區冀南作戰指揮部發布大反攻命令。軍區第27團及第五軍分區地方武裝和人民武裝被編為第六梯隊。8月16日,第六梯隊張剛劍部在冀縣游擊隊和民兵武裝緊密配合下,冒雨進抵冀縣縣城。當時,守城日偽軍因懾於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的攻勢,已先期逃遁。8月17日,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收復縣城,是謂「冀縣縣城解放」[3]。
1945年8月之後,中共政權將冀縣改屬冀南區五專區。1946年2月,各邊區及交叉村分歸原屬,恢復舊縣治,冀南行署正式命名「冀縣人民政府」,並歸五專署領導[2]。國民政府方面,在1947年中華民國內政部編撰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簡表》中,冀縣縣域面積約為957.34平方公里,人口292937人[1]:117。
1948年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屬華北行政區冀南五專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1952年11月7日,冀縣等縣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12月20日,撤銷冀縣併入衡水縣(亦屬石家莊專區)。1961年7月9日,衡水大縣分開,冀縣、棗強縣劃出,合為冀縣。1962年1月1日,析冀縣為冀縣、棗強兩縣,冀縣仍為原建制。同年6月27日,復置衡水專區,冀縣仍屬衡水專區。1970年,衡水專區改為衡水地區,冀縣仍隸之[2]。
1990年12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提請《關於撤銷冀縣設立冀州市的請示》。經中國國務院批准,1993年9月22日,民政部同意撤銷冀縣,設立冀州市(縣級),以原冀縣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市的行政區域。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4]。
Remove ads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