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沖繩市

位於日本沖繩縣的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沖繩市
Remove ads

沖繩市(日語:沖縄市おきなわし Okinawa shi */?)是日本沖繩縣轄下的一個城市,位於琉球群島沖繩島中部的東海岸,約在那霸市東北方20公里[2],由胡差市(コザ市)和美里村在1974年合併而誕生,為沖繩縣第二大城市。市區的北部有駐日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和嘉手納彈藥庫,範圍從沖繩市延伸到嘉手納町及恩納村。東南部有沖繩縣綜合運動公園,西南部有沖繩市營運動公園及市營棒球場,同時為日本職棒廣島東洋鯉魚的春季集訓場地。以沖繩市為主場的職業球隊有日本職業足球聯賽FC琉球日本職業籃球聯賽琉球黃金國王

快速預覽 沖繩市 沖縄市, 日文轉寫 ...

由於周圍有包括嘉手納基地的大量美軍基地,市裏具有豐富的國際色彩,市區裏商店招牌常是日語英語一起使用,此外也有濃厚文藝氣息,誕生了許多的音樂家。

全日本共有三個與縣名同名,但並非該縣縣廳所在地的市,本市即為其中之一,另外兩個是:栃木市山梨市

Remove ads

人口

Thumb
沖繩市人口分布圖
沖繩市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沖繩市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紫色是沖繩市
綠色是全國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沖繩市人口變化
1970年 82,781人
1975年 91,347人
1980年 94,851人
1985年 101,210人
1990年 105,845人
1995年 115,336人
2000年 119,686人
2005年 126,400人
2010年 130,249人
2015年 139,279人
2020年 142,752人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日語統計センター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歷史

時間 行政劃分
琉球王國 具志川
間切
與那城
間切
勝連
間切
美里
間切
越來
間切
1900年代
具志川
與那城
勝連村 美里村 越來村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石川市 美里村
1950年代
胡差村
胡差市
1960年代
具志川
1970年代
沖繩市
1980年代
勝連町
1990年代 與那城町
2000年代 宇流麻市
  • 1666年從越來間切中分割獨立設置美里間切。
  • 1896年4月1日:實施郡區制,為島尻郡轄下越來間切與美里間切。
  • 1908年4月1日:實施島嶼町村制,改設為越來村與美里村。
  • 1945年9月26日:美里村北部分割獨立成石川市(現宇流麻市的一部份)。
  • 1956年6月13日:由於美軍將越來(ごえく,「GOEKU」)地區稱之為「KOZA」(譯為「胡差」,又譯「古座」),隨着美軍影響,民意要求改以胡差為村名,越來村改名為胡差村コザ村
  • 1956年7月1日:胡差村改為胡差市コザ市)。
  • 1970年12月20日:由於一場美軍開車不慎,肇事撞傷居民的事故,加上長期以來琉球民眾對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的不滿,發生「胡差暴動」事件。
  • 胡差市(コザ市)和美里村成立合併協議會,考慮合併,候選名稱包括「中頭市」、「胡差市(コザ市)」「沖繩市」,最後以位於沖繩中心的城市為由,選定以「沖繩市」為新市名。但遭到縣廳所在地的那霸市反對。
  • 1974年4月1日:胡差市和美里村合併為沖繩市
Remove ads

行政

歷任市長

歷任市長
更多資訊 屆, 任 ...
Remove ads

交通

道路

高速道路
一般國道
  • 國道329號
  • 國道330號
主要地方道
  • 沖繩縣道74號沖繩嘉手納線
  • 沖繩縣道75號沖繩石川線
  • 沖繩縣道23號沖繩北谷線(國體道路
  • 沖繩縣道85號沖繩環狀線
一般縣道
  • 沖繩縣道16號線
  • 沖繩縣道20號線
  • 沖繩縣道22號線
  • 沖繩縣道24號線
  • 沖繩縣道26號線
  • 沖繩縣道33號具志川沖繩線
  • 沖繩縣道36號線
  • 沖繩縣道224號具志川環狀線
  • 沖繩縣道227號沖繩縣綜合運動公園線

觀光景點

  • 沖繩孩子國
  • 東南植物樂園暨沖繩風樂風遊森林

教育

高等學校
中學校
小學校
特殊學校
Remove ads

姊妹市

本地出身之名人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