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鳳陽路 (上海)
上海市静安区及黄浦区境内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鳳陽路是中國上海市靜安區及黃浦區境內的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鳳陽路東起六合路,西至南京西路。全長1400米,寬12.2~13.6米,車行道寬8.0~10.3米。在租界時代道路路名為白克路(Burkill Road)。[1]
歷史沿革

189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填浜築路,將道路命名為白克路(Burkill Road)以紀念1897年至1898年當選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艾伯特·羅布森·白克。1901年,德意志帝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創辦的同濟醫院(今長征醫院)在白克路募建成立。[2]同年12月2日,由蔡元培、蔡觀雲、黃宗仰等發起,中國教育會主辦的愛國女學在白克路登賢里(今鳳陽路344弄)創立,並於次年開學。[3][4]1911年夏,宋教仁、陳其美等聯合發起成立中國國民總會,在白克路562號設立總部。[5]1912年9月23日,發生幫會團伙「拆白黨」大鬧白克路事件,此前幫會團伙主要活動在珊家園(今鳳陽路100弄)。[6]1920年11月21日,上海機器工會在白克路207號上海公學(今鳳陽路186號)召開成立大會,陳獨秀、孫中山到會發表演說,這是上海最早成立的行業性工會。[7][8]1927年7月,擅長月份牌畫創作的畫家周柏生在白克路3號創辦柏生繪畫學院。[9]1943年,汪精衛政府收回公共租界後,以安徽省鳳陽縣改名為鳳陽路。
1991年7月,市公證處、《上海法制報》、《上海法苑》雜誌社分別遷址鳳陽路660號。[10]
Remove ads
交匯道路(東向西)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