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英語:Qiemu'erqieke、Chemurchek或Shamirshak;俄語:Чемурчекская)舊稱克爾木齊,是一處位於新疆阿勒泰市附近戈壁灘上的一處青銅器時代早期(公元前2700年至前1800年)的石人及石棺墓群。是切木爾切克文化代表遺蹟之一。
地理信息
歷史
學術界對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所代表的切木爾切克文化的來歷觀點眾多。有學者認為其相似於周圍的奧庫涅夫文化、卡拉蘇克文化、阿凡納謝沃文化。也有學者認為切木爾切克文化是阿凡納謝沃文化的繼承人,後形成了小河文化[2]。更有學者認為該文化是從法國西部一路遷徙至阿爾泰山附近,後形成吐火羅人[3]。而根據後期的研究,切木爾切克一期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2700年至1800年,晚於阿凡納謝沃文化[2],並與奧庫涅夫文化無關,但和卡拉蘇克文化有密切關係[4]。切木爾切克的下限則至少延續或斷續延續至公元500年至600年左右[4]。
遺蹟及文物

切木爾切克石棺墓院外立有石人。以喀依納爾一號墓石人為代表,共有5尊以浮雕為主,真人大小,圓頂長方體,正面雕有圓頭和五官,頭與脖子有三角形或圓弧形分界線,雙手放置胸前的人像石碑。一些的手臂和武器也被雕刻出來[5]。石人以男女交替的方式從南向北排列,石人材料為堅硬的閃長岩石,露天日曬後呈黑色[6]。現收石人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和阿勒泰市博物館。




切木爾切克石棺墓群按墓葬形制特徵可分為塋院制石棺、石堆墓、獨立石棺墓等。其中石堆墓20多座直徑10-30米、高2-5米並有土覆蓋在墓堆上,石棺墓10餘座,石棺長1.8米至超過2米,寬1.6米左右至2米,深超過1.5米至1.8米,厚約0.1至0.3米。從墓形來分分為圓形石堆墓、環石圍圓形石堆墓和方土石堆墓[1][7]。到2014年為止,共出土了18件石罐、3件石缽、4件石把杯以及石范、石初等石器;以及20件陶器(包括一件雙聯器[8][9])、1件銅器、2件骨鏃[10]。
考察歷史
1961年,李征第一次發現額爾齊斯盆地墓地的不同結構並將其與周圍的石人聯繫起來[11]。 1963年,易漫白髮掘了切木爾切克河谷附近的石棺和石人[1]。 1993年,阿勒泰地區文物保護管理所將臥倒的石人立起,發現是5尊石人[6]。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