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長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长卿
Remove ads

劉長卿(726年?—790年?[1]),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2][3],郡望河間(今屬河北),唐代詩人

Thumb
劉長卿像

生平

Thumb
古聖賢像傳略》劉長卿像

年輕時在嵩山讀書,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4],曾任監察御史,常因性情剛烈而冒犯他人,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年)正月,攝海鹽令。因事由蘇州長洲尉貶為潘州南巴(今廣東電白縣)尉,唐代宗時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大曆年間,又因得罪了鄂岳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

終官隨州(今湖北隨縣)刺史,世稱「劉隨州」。貞元元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隨州稱王,時局動盪,劉長卿離開隨州,晚年流寓江州,曾入淮南節度使幕。約卒於貞元六年。

文學成就

劉長卿擅長五言近體詩,其詩大多抒發政治失意的感情,內容多寫荒村水鄉、幽寒孤寂之境,如「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鳥雀空城在,榛蕪舊路遷」(《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祿》),並反映社會離亂及政治失意之感,如「地遠明君棄,天高酷吏欺」(《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5]風格溫雅流暢,冠絕於當世,自稱為「五言長城」。[6]著隨州集、外集。[7]為大曆詩人的代表。[8]

劉長卿主要活動於吳越地區,大部分作品寫於安史之亂之後,高仲武將他列入中唐詩人,評其詩「大抵十首以上,語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思銳才窄也」[9][10]。中唐後期皇甫湜則高度評價劉長卿,稱其「詩未有劉長卿一句,已呼阮籍為老兵矣;筆語未有駱賓王一字,已罵宋玉為罪人矣。」[11]到了宋朝,就有人有意模仿他的詩句[10]。明朝的高棅則將劉長卿視為盛唐詩人[10]。清朝的盧文弨評價劉長卿爲杜甫之後的「巨擘」,而且「眾體皆工,不獨五言爲長城」[12]

全唐詩》編錄其詩爲5卷。《唐詩三百首》收錄劉長卿詩11首。現存《劉隨州集》11卷,前10卷詩,後一卷文,其中雜有他人詩文[10]

Remove ads

更多閱讀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