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勇士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勇士龍屬(學名:Batyrosaurus)是哈薩克斯坦中部晚白堊世(桑托階至坎潘階)博斯托貝組一屬已滅絕的基礎鴨嘴龍超科恐龍,只有一個種,羅氏勇士龍(Batyrosaurus rozhdestvenskyi)。它可能與阿斯坦龍是同一種生物,兩者發現於同一地層,而後者則是個疑名。[1]
模式種2012年由帕斯卡·伽德弗洛茲、弗朗科斯·埃斯居里、尤里·博洛茨基和帕斯卡林·勞特斯等人命名、敍述。屬名指哈薩克英勇騎士(哈薩克語:Batyr),種名紀念古生物學家阿納托利·羅特傑斯特文斯基。[1]
正模標本AEHM 4/1發現於阿庫爾干附近Bostobinskaya組的一層中,該地層可追溯到坎潘階至桑托階,距今約8400萬年。它由部分骨骼組成,包括部分顱骨、下頜、60顆單獨牙齒、胸骨、右肱骨、左橈骨、掌骨和指骨。作者認為阿克爾干阿斯坦龍是一個疑名,因此沒有歸入其材料。
勇士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鴨嘴龍科,大約有5到6米長。作者建立了其幾個獨有衍徵:頂骨在其後部形成骨瓣,與上枕骨重疊,但不接觸其側面,並且自身被鱗狀骨重疊。額骨拉長約70%。顴骨前支外側可見淚溝融合線下方的水平深槽。上隅骨表面被一個孔穿過。[1]
已知的材料中有一個約4厘米長的拇指爪。其中還有一個腦殼化石,其內表面顯示出細小的動脈印痕,表明它幾乎完全被腦組織填充。[1]
系統發育分析表明,該屬在鴨嘴龍超科中有一個基礎的位置,在進化樹中高於高吻龍,但低於原巴克龍。由於特提斯鴨嘴龍在他們的分析中是一種鴨嘴龍科,作者認為勇士龍龍是已知最年輕的非鴨嘴龍科的鴨嘴龍超科。這被視為一個跡象――不僅鴨嘴龍超科最初在亞洲發展,鴨嘴龍科也是如此,它們後來才遷移到北美。[1]
Remove ads
參見
- 鴨嘴龍類研究歷史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