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空難

1997年空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空難
Remove ads

勝安航空185號班機是由勝安航空運營,從印尼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定期國際航班。1997年12月19日,一架註冊編號為9V-TRF的波音737-36N客機執飛此航班時,在巡航時突然超高速俯衝,空中機體部分解體後,墜毀於印尼的穆西河中,機上104人無人生還。

快速預覽 事件概要, 日期 ...
Thumb
電腦模擬的185號班機墜毀時的情境
Thumb
9V-TRF,涉事飛機,1997 年 5 月在樟宜機場
Remove ads

墜毀經過

當天,185號班機上載有97名旅客和7名機組人員,包含41歲的新加坡籍機長朱衛民及23歲的紐西蘭副機師鄧肯·沃德(Duncan Ward)。失事飛機於當地時間15時37分從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起飛,15時53分,飛機爬升至設定高度35,000呎高空。雷達顯示,16時12分,飛機突然從正常飛行高度急速翻滾下墜,飛行速度超過了音速,1分鐘後在空中解體,並最終撞擊於穆西河靠近蘇門答臘巨港的地方。

客機在撞擊前解體,殘骸散落在方圓數公里的範圍,主要散布在穆西河底長80米寬60米的區域。由於撞擊劇烈,加之河流沖刷,沒有找到完整的機上人員遺骸,最後僅有6人可以通過遺骸殘片確認身份。

機上人員

更多資訊 國籍, 乘客 ...

事故分析

墜機之後,調查由印尼的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C)負責調查。由於涉事飛機波音737-36N由美國生產,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亦介入調查。

有73%的飛機殘骸被找到,其中包括黑盒,但調查員發現,機上的黑盒於飛機墜毀前就已經停止工作,因此事故發生時的細節沒有被記錄,難以確認意外發生原因。調查顯示,語音紀錄器(CVR)於飛機墜毀前8分鐘停止工作;而飛行資料記錄器(FDR)則於墜毀前兩分鐘停止工作。隨後,飛機便突然往下俯衝直至墜毀。至於為何黑盒會停止工作,則沒法查證。NTSB認為,黑盒在由於電路故障而停止運作時,駕駛艙的對應斷路器會彈出,同時會發出特殊的聲響。但是錄音中卻沒有出現。因此被認為是人為拔出斷路器而關閉。

由於缺少黑盒數據,調查非常困難。印尼當局只能從飛機殘骸中找到有限的線索。經過漫長的調查,NTSC仍找不到具體失事原因。因此,在印尼NTSC的報告中,只能以「原因不明」作為結論。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也參與了調查,他們的報告認為「失事原因是有人蓄意操控飛機墜毀,此人極有可能是機長」。調查發現該名機長在1997年下半年的工作上曾遭受過挫折;而他近來在股票上虧損大約100萬美元。加上飛機的黑盒在墜毀前可能是被關掉這一點,因此,NTSB認為,這是一次蓄意墜毀飛機的事件。NTSB提出了以下的幾點原因:

  • 沒有發現機械故障導致墜機的證據。
  • 事故可以用人為操控來解釋
    • 飛機下墜路徑與駕駛室飛行控制系統的輸入吻合;
    • 證據顯示黑盒是有意被關閉;
    • 配平作動系統顯示水平安定面的位置處於極端向下的位置
    • 控制飛機下墜的操作更可能是機長所為。

死者家屬提出185號可能是因為如聯航585同樣的尾舵故障而造成失事,甚至也控告尾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也提出相關證據,但由於這次失事原因涉及很多爭議性,最後仍未有一個具體及統一的事故調查報告。但無論如何,尾舵製造商Parker Hannifin最後還是賠償了這次事故中的受害者家屬4,360萬美元。[1][2]

截至2022年,一直都未能找到任何其他確鑿的證據可以釐清事故真正原因。

第十二季空中浩劫播出勝安185事件時描述此空難可能是機長人為操控墜毀,且並未採納任何控告Parker Hannifin的原告律師團[誰?]的任何證據(如該機黑盒先前即有自動失效紀錄),劇中亦表示有調查185班機的PCU,但是僅調查PCU內無污染即將尾舵故障的可能排除,但如聯航585同樣的尾舵故障的主因並非污染,而是PCU在經歷極端溫差時,系統可能就會被卡住而發生故障。

事故之後

進入21世紀後,勝安航空的機隊逐漸以空中巴士的飛機為主;但在2012年,勝安已決定與波音購買多架波音737-800波音737MAX-8以取代A320-200客機。2017年,勝安航空正式接收首架波音737MAX-8,但在2019年埃塞俄比亞航空302號班機空難發生後,勝安航空緊急下令停飛旗下全部波音737MAX-8。2021年,勝安航空被新加坡航空併購,結束了其商業運營。勝安航空旗下的波音737,亦歸新加坡航空所有。

此次事故之調查經過被製作成紀錄片SilkAir 185: Pilot Suicide?,以及《空中浩劫》第12季第4集「Pushed to the Limit」。

當時還是中學生的新加坡歌手林俊傑的一位女性友人在此事件罹難。因此其在第10張個人專輯《因你而在》中,以自己的相關情感經歷為靈感,創作了單曲《修煉愛情》,並將此故事改編入MV劇情中,以緬懷該位友人。[3][4]

Remove ads

參見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