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地鐵14號線

京港地铁运营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地铁14号线
Remove ads

北京地鐵14號線北京地鐵中的一條路線,現由京港地鐵營運。路線東北起朝陽區善各莊站,西南至豐臺區張郭莊站,呈L字型走向,全長47.3公里[1],共設車站36座(目前投入營運33座)。該線也是北京地鐵首條使用六節A型列車運輸的路線。標識色為 Pantone 7612C [4]。 路線西段(西局站至張郭莊站)首先於2013年5月5日開通;東段(善各莊站至金台路站)和中段(金台路站(不含)至景風門站(不含))分別於2014年12月28日和2015年12月26日開通營運並貫通,與西段分開營運。2021年12月31日,中段剩餘段(西局站(不含)至景風門站)開通,14號線全線貫通。

快速預覽 北京地鐵14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歷史

最初14號線作為遠景規劃路線時,設想由永定河東岸經北京南站虎坊橋前門北京站CBD到達現紅廟地區。隨後幾年內延長至來廣營2008年奧運會之前的新規劃中,取消了14號線穿內城的規劃,代之以經東南部走大L形的方案,初具現在規劃的雛形。2009年6月,路線西端終點調整至至永定河以西,盧溝橋附近的走向以及站位布置發生了微調。[5]

確認營運方

2012年11月6日,北京市交通委與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草簽了14號線的特許經營協議。待政府部門批准後,京港地鐵將出資建設14號線的B部分(車輛、訊號設備和機電設備等),同時將擁有地鐵14號線30年的營運權。[6][7]

建設與開通

Thumb
Thumb
14號線分為兩段營運時西段(左)和東段(右)車廂內的閃燈圖
Thumb
14號線七里莊站率先更換的貫通版路線圖(2021年12月15日攝)
Thumb
大瓦窯站
Thumb
西局站

2010年10月30日,北京地鐵14號線正式開工建設,其中東風北橋站成為首個開工的站點[8]

位於14號線東段的將台站高家園站由世界首創的直徑10.22米大盾構擴挖法建造。大盾構隧道為單洞雙線隧道,與傳統的雙洞雙線隧道相比節省了大量的地下空間。[9]

為2013年配合第九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需要,西局站及以西12.4公里的路線於2013年5月5日率先開通(七里莊站暫緩開通)[10]七里莊站於次年2月15日開通。

2014年12月28日,14號線東段14.8公里路線上的10座車站(善各莊站、來廣營站、東湖渠站、望京站、阜通站、望京南站、將台站、東風北橋站、棗營站、金台路站)開通營運。高家園站朝陽公園站暫緩開通。

2015年12月26日,14號線中段16.6公里路線上的9座車站(大望路站、九龍山站、北工大西門站、十里河站、方莊站、蒲黃榆站、景泰站、永定門外站、北京南站)開通營運。平樂園站陶然橋站暫緩開通。[11]本段與2014年開通的東段直通運行後在路線圖上以「東段」標註,區別於尚未與之貫通的西段。

2016年12月31日,朝陽公園站開通營運;2017年12月30日,平樂園站開通營運。

14號線剩餘段於2021年5月28日實現所有車站封頂[12],8月13日實現電纜一次送電成功[13]

2021年12月31日,14號線剩餘段開通營運,東西兩段長達6年的分離營運宣告結束,至此14號線全線貫通。[14]

營運階段

2021年10月30日,為開展既有區段和新建區段訊號系統貫通測試升級,14號線東、西段提前收車[15]。11月11日,14號線剩餘段空載試運轉開始,試運轉期間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採用1比1大小交路套跑模式運行,大交路自張郭莊站至善各莊站,小交路自麗澤商務區站至善各莊站;東段早高峰行車間隔由3分30秒縮短至3分鐘,晚高峰行車間隔由4分鐘縮短至3分鐘,西段早晚高峰行車間隔保持6分鐘不變,平峰行車間隔由8分鐘縮短至6分鐘[16],預計東西段直通運行後維持這一行車間隔[17]

2021年12月中旬,14號線各站已陸續將站內指示更換為東西段貫通後的版本。

2022年4月至6月間,14號線多座車站因受疫情波及而暫時封閉。其中,非轉車站列車通過不停車,轉乘車站僅停止進出站,站內轉乘功能保留。

更多資訊 車站, 封閉時間 ...

截至2023年5月,14號線貫通後的日均工作日客運量已由貫通初期的74萬人次增長至83萬人次,2023年4月28日(五一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更以單日91.92萬人次[2]創落客流歷史最高紀錄[18]

2023年5月31日起,14號線啟用新版運行圖,其中14號線上行麗澤商務區至善各莊段的工作日早高峰營運服務時間由原來的7:30-9:30變為7:30-10:00,14號線上行大瓦窯至麗澤商務區段在工作日6:30-7:30期間增開8列車次,最小行車間隔由6分鐘逐步縮短至3分鐘[18]。而在工作日晚間21:30-23:04期間,14號線增開7列九龍山至善各莊的小交路車次,全程車與小交路車1:1套跑,從而使九龍山至善各莊段的最小行車間隔由8分鐘縮短至最小3分30秒,雙休日21:30-23:12期間,14號線亦會增開2列九龍山至善各莊的小交路車次[18]。此外,在新運行圖中,14號線雙向尾班車發車時間均延後12分鐘[18]

Remove ads

關於走向的爭論

14號線規劃行經張儀村時,位於盧溝橋杜家坎附近宛平城的居民要求地鐵南遷,在曉月苑小區設站,原因是當地居民多達6萬以上,還有雕塑公園、抗戰紀念館等多個景點,但受地形與鐵路線的限制,與外界交通十分不便。2008年年底,還發起了數千人簽名的活動。[19]最終,規劃委解釋由於路線總體設置要到河西地區、宛平城一帶技術困難較大等因素,14號線不經過宛平城,但會發展地面公交解決交通問題。[20]

2009年底,天通苑望京的居民就14號線北延的計劃發生了爭議。天通苑是北京北部昌平區內的一座大型居民區,由於配套設施不完善、與外部連結不暢,多依賴於主幹道北苑路和地鐵5號線天通苑站,然而天通苑站由於是5號線開工後因應天通苑居民要求後增設的車站,導致車站因為受限於已經建成的路線架空軌道結構而無法滿足於天通苑地區客流量,使得該地區即使在5號線開通人仍然交通情況惡劣。望京位於離城區較近的朝陽區東北四環外,亦是大型社區,雖然內部產業較豐富,也有公交車與外界連接,但仍飽受交通擁堵之苦;臨近的地鐵13號線望京西站離中心區域也太遠,並不方便。

2009年12月3日,天通苑社區網上發起簽名活動,呼籲14號線北延。原因包括天通苑周邊在崛起新社區,客流壓力極大,5號線一方面只能服務西區居民,又時常限流,對於14號線的要求合情合理。望京離市中心較近,將來會有其它路線通過,但天通苑距離較遠,之後不再有機會。此舉為望京居民嚴重反對,因為天通苑客流巨大,若北延可能使得望京居民找不到座位。望京居民也認為,天通苑居民的主張僅考慮到天通苑自己的利益,有違該路線規劃的初衷,也會影響望京以北來廣營地區的交通狀況。天通苑居民之後又發起了「萬人書」簽名運動,但被望京居民指為作秀。[21]

最終,宛平城和天通苑居民的要求和意見均未有被直接接納,但取而代之則規劃了16號線南段和17號線北段分別經過宛平城和天通苑東部來滿足兩地居民的需求。

Remove ads

延伸設想

2022年1月11日,14號線三期(西延)曾被列為《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2-2027年)》的10個建設項目之一[22],但相關規劃在《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2-2027年)》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中被1號線支線取代。

車站

14號線全線共36站,其中架空車站2座,其餘地下站34座,轉車站共15座。[23]設有張儀村停車場、馬泉營車廠各一座(與15號線共用)。位於金台路站大望路站之間的紅廟站為預留站,暫時仍然無法確定其開通日期;而原定於在十里河站北工大西門站之間設置的南八里莊站由於拆遷等原因已改為盾構直接通過,車站現已取消[24]

更多資訊 分期, 站名[1] ...
Remove ads

車輛

北京地鐵14號線的列車分別由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與中國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製造。

車輛外觀為黑色前臉搭配不鏽鋼車身,由黑色前臉的左右車燈處相連出一條粉色橫槓,橫槓中央為營運方京港地鐵的logo,前臉右上角則為代表北京地鐵的「北京」二字。列車每節車廂共設置5對車門,除司機室門為內翻門外,其餘車門均採用內藏門。各車車門均噴塗代表14號線標誌色的淺粉色,造型較為方正,配屬於14號線張儀村停車場馬泉營車廠

14號線列車採用DC1500V電纜供電,是北京地鐵首次採用A型地鐵列車的路線。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